悬挂在人类文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似乎又坠下了数寸。
晶族关于“噬星者”
逼近的警示犹在耳边,g-73星系“远望号”
传回的、关于“收割者”
主力前哨抵达的最后紧急信号,更是如同一声丧钟,敲响在每一个知情者的心头。
绝对的、令人窒息的实力差距,以及那仿佛无可逃避的毁灭倒计时,像冰冷的潮水,再次淹没了刚刚因“共鸣”
信号而泛起一丝微澜的希望。
在这种近乎绝望的压力下,曾被官方强力压制下去的“火种派”
思潮,如同蛰伏的病毒,找到了最适合其滋生的土壤,以前所未有的势头再次抬头。
这一次,它不再仅仅是网络上的牢骚或街头零星的抗议,而是获得了来自社会各阶层,甚至联邦体制内部部分官员和议员的实质性、公开化的支持。
面对汹涌的民意和内部日益增长的不安情绪,以及那冰冷残酷的战略现实,联邦议会不得不再次就“火种计划”
进行紧急辩论。
这一次,辩论的焦点不再是“是否需要”
,而是“如何执行”
。
“先生们,女士们,我们必须面对现实!”
一位来自资源星区的议员在议会中慷慨陈词,他的声音通过扩音系统传遍“抉择之厅”
,“‘噬星者’在靠近,‘收割者’的主力已经现身!
g-73就是我们的前车之鉴!
将所有的资源、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注定失败的防御上,是对文明延续的极端不负责任!
我们必须立刻启动‘方舟’计划,为人类文明保留最后的火种!”
反对的声音依然存在,但已显得苍白无力。
“这是逃亡主义!
是动摇军心!”
“动摇军心?等到像g-73那样被‘格式化’的时候,就连动摇的机会都没有了!”
最终,在巨大的内外压力下,联邦议会以过百分之六十五的票数,通过了《“火种计划2o”
有限度加执行法案》。
法案明确,在确保“迷雾计划”
和“利剑舰队”
资源优先的前提下,可以动用部分战略储备和冗余产能,启动“方舟”
舰的实质性建造。
这并非完全转向逃亡,更像是一种…绝望下的“双线押注”
。
在小行星带深处,一个编号为c-1278的金属富集小行星内部,隐藏着联邦最高机密之一的船坞——“诺亚”
。
这里几乎完全自动化,由ai和少数经过最严格忠诚审查的工程师团队管理。
随着议会法案的通过,“诺亚”
船坞从沉寂的研究状态,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忙碌期。
在巨大的、被人工重力场稳定的地下空洞中,三艘“方舟”
舰的龙骨已经铺设完成。
它们并非“轩辕-终极型”
那样狰狞的战争巨兽,其设计更侧重于耐久、自维持和长时间的深空航行。
动力核心集成了成熟化的、小型化的反物质湮灭引擎,能量输出稳定而持久,足以支持数万年的亚光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