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对整个星球进行了一次“雕刻”
。
另一颗岩质行星g-73-e,则彻底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玻璃球。
其地表完全被熔融后凝固的硅酸盐覆盖,光滑如镜,反射着远方恒星黯淡怪异的光芒。
探测器检测到其内部地质结构已被彻底打乱,地核活动完全停止,整个星球的热量正在以一种不自然的、均匀的度散失,仿佛其生命已被抽干。
“这不是毁灭…这是…‘处理’。”
李振看着分析报告,脸色苍白,“像工厂流水线处理原材料。
分解、提炼、格式化…它们不是在打仗,它们是在…‘回收’。”
整个星系的行星,都成为了展示“收割者”
那冰冷、高效、且完全出人类理解范畴的科技与意图的墓碑。
它们不仅消灭了生命,更将承载生命的星球本身,变成了某种…“资源”
或“废料”
。
就在舰桥被行星的惨状所震撼时,负责监测恒星的团队出了更加惊骇的呼叫。
“舰长!
你们快看恒星!
g-73-a!”
主屏幕瞬间切换至对恒星的观测画面。
那颗本应处于稳定壮年期的黄矮星,此刻呈现出一种病态的模样。
它的光芒不再稳定,而是在一种令人不安的、缓慢的脉动中明灭,颜色也偏向一种不健康的、浑浊的橙红色。
但更令人灵魂战栗的,是日冕层中的景象。
通过特殊滤镜和能量分布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恒星那沸腾的等离子体海洋上方,悬浮着一个…“结构”
。
它并非实体建筑,更像是由极度扭曲的磁场和某种未知能量场构成的、庞大到难以想象的几何网络。
其形态不断变化,时而像一张笼罩恒星的巨网,时而像一枚深深刺入恒星内部的、由纯粹力场构成的钻头。
无数条由高能粒子流和扭曲空间形成的“管道”
,从恒星表面延伸出来,连接着这个巨构。
实时能量流量监测显示,巨量的恒星物质和能量,正被这些“管道”
持续不断地、高效地抽取,汇入那巨构的中心,然后…消失在探测器的感知范围之外,仿佛被输送到了另一个维度,或者用于某种未知的目的。
“它们在…吸食恒星…”
一位年轻的船员喃喃道,声音中充满了目睹神话场景般的恐惧。
李振团队的数据分析证实了这一点。
恒星的亮度、质量流失率、内部核聚变反应被抑制的程度…所有数据都指向一个结论:这个巨构正在系统性地“收割”
这颗恒星的能量,其效率高得令人绝望,远人类戴森云概念的想象。
这并非利用,而是掠夺,是榨取,是将恒星视为一个可以随时打开的能源罐头。
舰桥内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只有仪器运行的微弱嗡鸣,以及人们粗重而压抑的呼吸声。
林薇感觉自己的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她强迫自己开口,声音沙哑而沉重,仿佛每个字都耗费了巨大的力气:
“他们…不仅在收割文明…”
她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