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但身姿依旧挺拔的老兵,感慨道,“它承载的,是我们所有的希望,也是我们最深的恐惧。”
张诚默默点头。
他看着那逐渐成型的舰体,流线型的设计中蕴含着无数锐利的折面,既是为了能量偏转,也带着一种冰冷的攻击性。
这艘船,从设计理念上就与它的前辈们截然不同——“轩辕”
系列早期型号侧重于探索与护卫,而“终极型”
,从龙骨开始,就是为了在最残酷的战场上生存下来,并摧毁敌人。
“轩辕-终极型”
的设计,完全围绕着“不对称对抗”
和“维度生存”
这两个核心概念。
第一是生存至上原则,采用多层防御,最外层是增强型复合装甲与自适应能量偏转护盾;其下是借鉴了“面壁计划”
技术的初级维度迷彩,可在短时间内扭曲自身在常规空间的投影,规避锁定;最内层则是基于“维度干涉装置”
的“空间褶皱护盾”
,能在关键时刻通过微曲局部空间来偏转甚至分散致命的攻击。
分布式系统,舰体关键系统(动力、指挥、武器)均采用多冗余、物理隔离的分布式架构。
即使部分区域被摧毁,战舰仍能保持基本战斗力和机动性。
极端环境适应性,设计指标要求能在高强度辐射、引力异常、甚至局部空间结构不稳定的环境下持续作战。
第二是维度科技初步应用。
“维度干涉装置”
允许战舰进行极限距离内的空间跳跃,用于战术规避、突进或撤离。
这并非真正的光旅行,而是在三维空间内“折叠”
路径,但对能量消耗和舰体结构强度要求极高。
维度震荡器是最具颠覆性的武器。
它不直接攻击目标物质结构,而是通过射特定频率的“维度波”
,干扰目标所在区域的空间稳定性。
轻则导致敌方武器系统失准、护盾失效,重则可能引局部空间的结构性撕裂,从物理层面瓦解目标。
这是一种规则层面的攻击,理论上对依赖稳定空间环境的高科技造物具有奇效。
搭载了代号“刑天”
的最新ai。
它并非独立的意识,而是“伏羲”
系统在军事领域的极端优化分支,其逻辑核心完全为战术分析、战场预测、多目标协同打击而构建。
在高战斗中,人类舰长的决策将得到“刑天”
近乎预知般的辅助,甚至在某些预设条件下,获得部分武器系统的自主开火权。
随着原型舰进入总装阶段,舰长人选成为了联邦最高军事委员会争论的焦点。
这艘凝聚了人类最高科技与希望的利剑,必须交由最可靠、最敏锐的手来执掌。
候选名单上有几位功勋卓着的老将,但最终,年仅四十二岁的萧振海少将脱颖而出。
萧振海的履历堪称传奇。
他曾在“自由星尘”
事件中,作为战术分舰队指挥官,以其灵活的应变能力和对非传统敌人的深刻理解,成功化解危机,并为最终和平解决奠定了基础。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阴影-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