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o79年1o月1日凌晨四点。
城市还在沉睡,但长安街已开始苏醒。
不是寻常的车流,而是一种井然有序的忙碌。
自动化清洁车辆悄无声息地驶过,纳米清漆让每一块地砖光洁如新。
空中,无人机群如同迁徙的候鸟,按照精确的轨道飞行,它们携带的不是武器,而是庆典用的全息投影仪和能量感应器。
在联邦议会大厦后方临时搭建的指挥中心内,庆典总指挥李振国眼中布满血丝,却毫无倦意。
他面前是整个城市的三维模型,数千个光点代表不同的设备单元。
“东海方向的天气控制系统确认启动,”
通讯频道里传来冷静的报告,“确保日出时分云层散开,第一缕阳光能精准照射在国旗台上。”
“全城‘灵境’节点负载测试完成,虚拟参与通道畅通率99999。”
李振国微微点头,目光落在模型上一个不起眼的区域——联邦议会大厦下方的深层掩体。
那里,联邦最高应急指挥中心正在同步运行。
庆典的华美与防御的冷硬,在这个清晨形成了奇特的共生。
清晨六点,第一缕阳光如约穿透薄雾,洒在修葺一新的地球联邦广场。
金色的光芒掠过英雄纪念碑,照亮了整齐列队的仪仗兵。
他们的制服不再是传统的样式,而是贴合身体的智能纤维,能根据环境光线折射出庄重的深蓝。
“升旗仪式,开始!”
没有军乐队现场演奏,但整个广场的空气仿佛在震动。
通过定向声波技术,《联邦进行曲》在每个观礼者耳边响起,声音仿佛来自内心深处。
国旗班战士的步伐精准如机械,他们踏出的每一步,地面的感应器都会亮起微光,形成一道流动的光之路。
在火星,“新长安”
基地的穹顶大厅,数万殖民者通过量子实时传输,与地球同步参与仪式。
当红旗在屏幕上升起时,许多白苍苍的第一代殖民者热泪盈眶——他们中有人年轻时参与过基地建设,如今已儿孙满堂。
与此同时,在柯伊伯带外围的“定海神针”
空间站,值班的工程师们暂停手中的工作,面向太阳系内圈方向肃立。
舷窗外是永恒的黑暗,但他们胸前的全息徽章正实时投射着地球的庆典画面。
上午九点,盛大的阅兵和科技巡游开始。
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军队检阅,而是文明成果的展示。
先通过广场的不是坦克导弹,而是一个漂浮的透明球体——里面悬浮着第一个被完全治愈的艾滋病病毒的晶体结构模型。
紧随其后的是“息壤”
系统的微缩展示:一个沙漠沙盘在众人注视下,以肉眼可见的度长出绿草鲜花。
当“应龙”
机甲方阵低空掠过时,引的不是恐惧而是惊叹。
十八米高的钢铁巨人在空中做出灵巧的翻转动作,背后的等离子引擎在蓝天上画出绚丽的轨迹。
每台机甲都搭载着微型聚变核心,但其武器系统被特意隐藏——今天是展示和平与展的日子。
最震撼的当属星际舰队展示。
通过全息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