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琥珀色预警’,疑似生‘理论模型7b’情况。
请求‘伏羲’子系统介入,进行实时流场模拟优化。”
警报声并未响起,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但“祝融之心”
内部的气氛瞬间紧绷。
工程师们从各自的岗位上抬起头,手指更快地在控制台上跳动。
指令通过导网络瞬间传遍庞大的矩阵。
在b-7扇区,巨大的环型反应堆内部,看不见的战争已经打响。
导磁体线圈的电流被微调,试图用更强大的磁场将沉积的氦灰“挤压”
出去;注入的燃料混合物比例被精细改变;一系列微型“冲击炮”
被激活,向核心区域射可控的能量脉冲,试图扰动沉淀物……
然而,氦沉淀一旦开始,就如同雪崩的初始滑动,具有某种自持性。
调整措施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功率下跌的幅度被控制在o3左右,未能继续恶化,但也未能立刻逆转趋势。
那周期性的、微弱却顽固的功率波动,像是一个心脏早搏的病人,提醒着所有人这颗文明心脏并非无懈可击。
“启用b-8备用反应堆组,分担b-7的负载。”
阿米尔果断下令。
矩阵的设计冗余挥了作用,一组处于待机状态的备用反应堆被激活,平滑地接过了部分能源输出任务,稳定了总输出功率。
危机暂时解除,但控制中心内无人感到轻松。
那o3的波动,如同一个冰冷的警告,刻在了每一个人的心头。
数小时后,紧急事件报告连同详尽的数据分析,摆在了远在地球的张诚和王文渊主席面前。
炎黄集团顶层的会议室里,全息投影展示着木星矩阵的模拟图像,那个代表着b-7扇区的区域,被标记为刺眼的黄色。
“根本原因,”
能源部部长,一位头花白的老院士,指着报告结论,“是长期负荷运行,尤其是‘面壁’和‘破壁’项目的能耗,出了矩阵最优运行区间的17。
持续的高温高压环境,加了材料微观疲劳,降低了磁场约束的效率,最终诱了理论上小概率的氦沉淀现象。”
“o3的波动,看似微不足道,”
王文渊主席面色凝重,“但如果生在‘面壁计划’全力抵御外部探测,或者‘破壁项目’进行关键维度实验的时刻呢?如果同时有多个反应堆组出现类似问题呢?”
张诚沉默地看着数据,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
他看到的不仅仅是技术故障,而是文明展瓶颈的具象化。
“盘古”
矩阵,曾经被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奇迹,在文明指数级增长的能耗面前,已然显露出疲态。
“我们就像坐在一个越来越快的火箭上,”
张诚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燃料舱的警示灯,刚刚闪了一下。”
会议得出了明确的结论:现有的能源体系,已经接近其设计容量的极限。
这次波动是一次预演,一次温和的警告。
下一次,可能就不会这么幸运了。
“启动‘逐日’计划最高优先级论证。”
张诚最终拍板,“同时,对所有‘盘古’系列能源设施进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