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战略调整(2 / 3)

得不权衡一下成本。”

“您是说……威慑?”

一位资深战略顾问若有所悟。

“是的,有限威慑。”

张诚肯定道,“我们必须将我们的战略,从单纯的‘隐匿’,调整为‘隐匿’与‘有限威慑’相结合。

我将其称之为——‘迷雾与利剑’战略。”

全息屏幕上,出现了新的战略框架:

【迷雾(隐匿升级)】

继续强化并优化‘面壁计划’引力隐匿层,确保其作为文明生存的基础屏障。

启动‘维度迷彩’研究项目,目标是基于‘维度遮蔽’技术原理,研究如何将其效果规模化、常态化,争取在未来,能将整个太阳系包裹在一个更高级的、能够干扰甚至屏蔽高维探测的‘维度迷彩’之中。

让我们不仅隐藏在三维的背景噪音里,更要尝试隐藏在更高维度的‘视觉盲区’中。

【利剑(威慑建立)】

基于‘维度静默探针’的成功经验,秘密研一系列非致命性、但效果显着的维度干扰武器。

这些‘剑’并非用于正面决战,其目标是在关键时刻,能够瘫痪或误导可能入侵的、‘肃清者’级别或类似的高等文明探测器、侦察舰船。

研究重点包括:更持久、范围更广的‘维度遮蔽场’;能够干扰目标导航、传感或通讯系统的‘维度噪音生器’;甚至……理论上存在的、能够引目标内部系统逻辑紊乱的‘维度共振炸弹’(概念阶段)。

核心目的:并非摧毁,而是展示能力。

当潜在的入侵者现,攻击这个看似弱小的文明,不仅可能无法轻易得手,甚至自己的先锋力量会莫名其妙地‘失联’、‘迷路’或‘疯’,它们就必须重新评估攻击的成本与收益。

战略框架清晰,但在场所有人都明白其中的巨大风险和难度。

“这会不会过早暴露我们的底牌?”

一位文官代表担忧道,“一旦我们主动使用这些‘剑’,岂不是明确告诉对方我们拥有维度技术?”

“所以是‘有限威慑’。”

张诚强调,“‘利剑’必须隐藏在‘迷雾’之后。

我们绝不能主动亮剑,绝不能炫耀武力。

它的存在,是为了增加对方的不确定性和攻击成本。

就像在黑暗中,”

他再次用了那个精妙的比喻,“我们让对方隐约感觉到我们手中有根棍子,听到我们挥舞棍子的风声,但绝不让他看清这棍子是木棍、铁棍,还是……带电的警棍。”

他环视众人,语气沉重而恳切:“威慑的前提,是对方认为攻击成本大于收益。

我们现在的‘剑’还很稚嫩,很粗糙,甚至可能只有一击之力。

但只要我们运用得当,让对方产生‘这片草丛不好惹,需要付出未知代价才能清理’的疑虑,我们就赢得了宝贵的战略空间和时间。”

索恩上将沉吟片刻,缓缓点头:“我明白了。

这不是进攻,而是更高级的防御。

用不确定性来保护确定性(生存)。”

“是的。”

张诚点头,“‘迷雾与利剑’,隐匿是盾,威慑是盾上的尖刺。

我们要让任何试图触碰这面盾的猎手,都感到刺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ge87.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