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面壁计划太阳系的隐形斗篷(4 / 5)

诚从未将“面壁计划”

视为终极解决方案。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隐匿只能拖延时间,无法根除威胁。

就像“守墓人”

所展示的,“谐振者”

文明并非因为暴露了日常活动而被现,而是因为一次试图窥探更高维度的实验,泄露了无法掩盖的“强光”

真正的出路,在于理解。

理解“收割者”

运作的机制,理解它们存在的维度,理解宇宙这片“黑暗森林”

的底层规则。

为此,在“面壁计划”

全力推进的同时,张诚动用其最高权限,在炎黄研究院地下深处,一个比“燧人氏”

实验室更加隐秘、防护等级更高的区域,成立了绝密的研究机构——代号“望舒”

“望舒”

,中国古代神话中为月亮驾车的女神,象征着在黑夜中前行,窥探幽暗之秘。

这个名字,寄托了张诚和所有知情者的期望。

“望舒”

研究所的研究方向,高度聚焦且极其前沿:

高维空间探测与建模:尝试开能够间接观测或推断更高维度(越三维空间+一维时间)存在的实验方法和理论模型。

利用“时空之尘”

的特性,以及从“谐振者”

文明数据中解析出的蛛丝马迹,试图描绘出更高维度的“地图”

意识与信息的本质研究:深入研究“收割者”

收割“意识”

这一可怕能力的科学基础。

意识是否是某种量子信息结构?是否存在于更高的维度?能否被独立于物质载体而存在、转移或……吞噬?

跨维度通讯干扰技术探索:这是最具风险,但也可能是最关键的方向。

目标是找到一种能够在不引大规模能量泄露的情况下,与高维存在进行“低语”

般通信的方法,或者,找到干扰其“收割”

行为的技术路径。

“收割者”

行为模式分析:集中所有已知信息(系统警告、守墓人记录、引力微澜等异常现象),尝试构建“收割者”

的行为逻辑模型,预测其可能的探测方式和行动模式。

“望舒”

的负责人,是理论物理学的奇才,艾琳娜·瓦尔科夫博士。

她和她的团队,是从全人类中筛选出的、最顶尖且心理素质最过硬的大脑。

他们签署了最严苛的保密协议,知晓最核心的机密,也承担着最大的风险——他们的每一次理论推演和微型实验,都可能是在悬崖边漫步。

张诚给予“望舒”

的资源和支持是隐形的,但却是最高级别的。

他清楚地知道,郑浩天在建造的,是文明的“盾”

;而“望舒”

在寻找的,可能是未来唯一的“矛”

,或者,是一把能够打开生路的“钥匙”

至2o58年底,“面壁计划”

在经历了初期的混乱、挫折和调整后,逐渐步入正轨。

节点部署度开始提升,网络的稳定性和协同效率也在逐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ge87.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