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的。
它们因为一次实验失控而被现。
但谁能保证,我们文明日常的能源消耗、曲航行、乃至全球通讯,不会在某个我们无法理解的层面上,持续散着能被探测到的‘光芒’?我们必须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
会议最终达成共识:一方面,全面提升“面壁”
计划的优先级和资源投入,将其从理论研究和局部试验,转向全力构建包裹整个太阳系的、真正的“隐匿力场”
。
另一方面,在绝对保密的前提下,加快对“收割者”
本质的研究,并基于“守墓人”
提供的数据,开始制定极端情况下的……“文明火种”
逃亡计划。
“先驱者3号”
在完成全部探测任务后,按照指令,没有返回太阳系,而是启动了自毁程序,化作t星e轨道上一朵无声的烟花,避免任何可能的技术泄露或路径追踪。
但它在119光年外奏响的这文明悲歌,其回响却长久地激荡在人类文明的核心深处。
鲸鱼座t星e,这颗曾经的“希望之星”
,如今成了悬在每一个知情者头顶的、冰冷的警示牌。
它无声地诉说着宇宙的黑暗与残酷,也清晰地标出了人类文明未来道路上,那条隐藏在星光下的、无比狭窄的生存界限。
是继续点亮科技树,冒险寻求一线生机?还是彻底转向隐匿,试图在沉默中延续?
没有人能给出确定的答案。
人类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前方是已知的毁灭,后方是可能的沉寂,而脚下,是充满未知与艰险的、通往未来的荆棘之路。
唯一确定的是,从这一刻起,人类对星空的仰望,不再仅仅包含探索的渴望与浪漫的想象,更增添了一份沉甸甸的、源于灵魂深处的战栗与敬畏。
星辰大海,既是征途,也可能是……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