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陈逸飞和他的团队,在经历了一场舆论的风暴和法律的洗礼后,心态也生了变化。
他们更加谨慎,更加注重与伦理学家和公众的沟通。
创造的热情,被注入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
社会上的激烈争议逐渐平息,但关于人造生命的思考,却深深地植入了每个人的心中。
人类意识到,随着科技的爆炸式展,他们面临的已不仅仅是外部的威胁(如“收割者”
),更有来自文明内部的、关于力量与伦理、进步与禁忌的永恒拷问。
张诚站在办公室的窗前,望着脚下灯火璀璨的城市。
他知道,他为人类文明设定了一条在刀锋上行走的道路——既要勇敢地运用力量去争取生存,又要时刻警惕力量本身可能带来的毁灭。
《人造生命管制法案》的通过,不是争议的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
一个人类必须学会与自身创造的、越来越强大的力量共处,并不断审视和定义自身伦理边界的、漫长而艰难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