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外部世界的哀嚎与崩塌之声隐约可闻时,金城内部却酝酿着一场更加冷酷、更加不容置疑的风暴。
外部的雷霆手段,是为了摧毁旧秩序的堡垒;而内部的刮骨疗毒,则是为了确保新生的肌体纯净无瑕,不被潜伏的病毒与癌细胞侵蚀。
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
这个道理,张诚与最高决策层比任何人都更加清醒。
“伏羲”
核心阵列深处,一份经过数月深度挖掘、交叉验证、逻辑推演而成的绝密名单,被呈送到了张诚的面前。
这份名单并非简单的叛徒名录,它是一个立体的、动态的内部威胁拓扑图,清晰地标注出了那些隐藏在体制内、科研机构中、甚至民间领域,与境外势力有着千丝万缕联系,或在关键时刻可能动摇、背叛的“隐患点”
。
其数量之多,渗透范围之广,触目惊心。
“雷霆”
行动清除了如赵国雄、刘毅这样的显性大鳄,但更多的,是那些隐藏更深、危害或许更隐蔽的“暗桩”
与“两面人”
。
他们或许没有直接叛逃或泄露核心机密,但在思想立场上早已倒向西方,或在利益驱动下为外部势力提供各种形式的便利与信息,甚至在舆论场上充当“内应”
,散布悲观论调,瓦解内部斗志。
“是时候了。”
张诚合上那份由光点与连线构成的、仿佛带着血腥气的虚拟文件,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外部尘埃暂定,内部污秽,必须彻底涤荡。”
决策会议在绝对保密状态下召开。
会议的结果,是一项代号“清壁”
的特别行动的授权,以及对全国范围布的、措辞空前严厉的《关于彻底肃清内部叛徒及不稳定因素,巩固国家安全与团结的紧急动员令》——这道被民间迅简称为“锄奸令”
的法令,如同一柄出鞘的利剑,悬在了每一个潜在动摇者的头顶。
“锄奸令”
的核心只有八个字:坦白从狂,抗拒从严。
法令以最高规格布,通过所有官方渠道瞬间传递至国家的每一个角落。
其内容清晰明确:
·设立为期十五日的“主动坦白窗口期”
。
在此期间,所有曾与境外势力有不正当接触、接受过境外资助、泄露过(无论密级)内部信息、或表过严重违背国家利益言论的人员,必须主动向指定机构坦白交代。
坦白者,视情节轻重,可依法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窗口期结束后,将依据“伏羲”
系统提供的证据链及情报,开展全面清查。
凡被查实且有确凿证据者,无论职务高低,背景如何,一律依法从严、从重、从快处理,最高可判处死刑。
·鼓励检举揭。
对实名检举并经查证属实者,给予重奖并严格保密。
对诬告者,亦依法反坐。
·成立跨部门的“特别肃清委员会”
,由陈刚担任总指挥,拥有调动“烛龙”
、“伏羲”
及一切必要资源的最高权限。
法令的措辞,带着一种战争时期才有的肃杀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