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滩。
黄浦江的水面倒映着陆家嘴天际线的璀璨灯火,但此刻吸引全球金融界目光的,并非那些熟悉的摩天大楼,而是悬浮在江心之上、由全息技术投射出的巨大动态数据流。
这些不断翻滚跳跃的数字,并非股票代码或汇率报价,而是实时变动的“文明展指数”
、“科技贡献度”
、“能源信用锚定物”
与“文化影响力加权值”
。
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全新的全球经济价值评估体系的脉搏,而这个体系的核心,正以前所未有的引力,扭曲着旧有的经济时空,将资本、人才与未来的主导权,无可抗拒地牵引至东方。
在这个被后世经济学家称为“引力奇点”
的时代,金钱的流向,不再仅仅遵循利润的原始冲动,而是追随着文明前进的绝对势能。
苏黎世,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私人银行金库内,气氛凝重得如同葬礼。
几位世代掌管着巨额财富的家族代表,正凝视着屏幕上一条简短的信息。
那是来自“天道”
系统的自动通知——他们家族信托基金中占比高达35的某传统主权债券,已被系统标记为“长期价值衰减资产”
,建议转换为由华夏央行行的、以“盘古”
净能源输出为底层锚定物的“昊天信用凭证”
。
“他们……他们直接用‘电量’和‘科技树解锁进度’来给货币背书了?”
一位头梳得一丝不苟的老派银行家声音干涩,仿佛喉咙里塞满了灰尘。
“不仅仅是背书,汉斯先生。”
“天道”
系统的客户代表,一位神情平静的华裔女性,通过全息影像解释道,“‘昊天凭证’的本质,是购买未来‘无限能源’及由其衍生出的所有科技产品与服务(从‘瑶池’药剂到‘灵境’接入时长,从‘昆仑’磁悬浮货运配额到‘建木’太空电梯载荷)的唯一许可凭证。
它衡量的是获取‘未来生产力’的权利。
而传统货币……”
她顿了顿,没有说下去,但意思不言而喻——它们背后的国家信用和gdp增长,在近乎无限的聚变能源和指数级爆的科技面前,已然显得苍白无力。
这不是强迫,而是选择。
你可以继续持有你的美元、欧元,但你会现,它们能买到的东西越来越少,尤其是那些代表人类最前沿生活方式和生存保障的产品与服务,几乎全部只认“昊天凭证”
或与它挂钩的“炎黄数字币”
。
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在短短数年间,悄无声息地完成了更迭。
不是通过战争或强权,而是通过价值的重新定义。
华尔街、伦敦金融城、东京交易所……昔日喧嚣鼎沸的金融中心,如今弥漫着一种无力与焦躁。
交易员们看着屏幕上依旧波动的k线图,却深感一切挣扎如同在即将沉没的甲板上rearrgdeckchairs(重新排列甲板上的躺椅)。
真正的财富,早已不在这些数字游戏里,而是流向那个能够生产“轩辕”
空天母舰、“神农”
纳米虫和“息壤”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