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工业之魂全自动化帝国(2 / 4)

式缩短了943,产品不良率低于十亿分之一。”

她随手调出一个数据面板,上面显示着这个“工坊”

的实时状态:能源消耗(来自地下的聚变供能管网)、物料库存、设备损耗预测、维护周期……一切尽在掌握。

“这还只是一个‘工坊’。

在‘共工之环’,像‘千机’这样的核心‘工坊’有上百个,辅以数千个各级配套‘工坊’,构成了一个能够随时调整‘代谢’路径,适应任何产品订单的柔性制造巨系统。”

张诚的感知与“伏羲”

相连,他能“看到”

更宏观的图景:原材料(许多来自“后稷计划”

改造出的新资源点以及太空采矿初期的供给)从港口或铁路枢纽,由自动化物流系统无声无息地分至各个“工坊”

;“工坊”

之间通过地下真空管道或空中无人机快交换中间产品;最终,成千上万种成品——从最新的“影刃”

无人机到民用的“破晓”

家用能源核心,从“灵境”

接入舱到“瑶池”

药剂的生产设备——被分拣、包装,由智能物流系统往全球各地或储备入库。

整个过程,人类的作用仅限于最高层的战略决策、异常情况下的紧急干预,以及……旁观。

“共工之环”

最具革命性的,是那些被称为“造化炉”

的巨型多材料3d打印塔楼。

两人“瞬移”

至一座“造化炉”

的内部。

这里没有传统的车床、铣床,只有复杂的喷头阵列在磁场与激光的精确引导下,将金属粉末、陶瓷浆料、高分子聚合物乃至生物活性材料,以原子级别的精度,一层层地“编织”

成具有复杂内部结构的物体。

此刻,一座“造化炉”

正在“打印”

一架“影刃-iii”

无人机的整体骨架。

不再是传统的零件拼接,而是一次成型,内部包含了冷却流道、信号线缆通道、以及强度经过“伏羲”

拓扑优化后的仿生结构。

其材料利用率接近1oo,结构重量减轻了4o,而强度却提升了15。

“不仅仅是金属,”

风晚晴解释道,“‘造化炉’可以处理我们已知的几乎所有工程材料,甚至包括‘祝融计划’最新研的梯度功能材料和智能响应材料。

理论上,只要‘伏羲’能设计出来,并且我们有对应的材料基础,‘造化炉’就能把它造出来。

这彻底颠覆了‘设计-开模-制造’的传统流程,实现了真正的‘想法即产品’。”

一个如此庞大的自动化系统,其自身的维护与升级是巨大的挑战。

而在“共工之环”

,这个问题同样由自动化解决。

专用的自诊断机器人(代号“扁鹊”

)如同微观世界的白细胞,时刻在设备内部巡弋,利用内置传感器和“伏羲”

的预测性维护算法,在故障生前数小时甚至数天就出预警,并自动调用备件库资源或启动现场3d打印,完成更换。

而当需要技术升级时,“伏羲”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ge87.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