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
双比特门保真度:9985
相干时间:平均过2oo微秒
这一连串的数据,每一个都如同重锤,敲击在与会专家们的心头。
尤其是威克斯博士,他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嘴唇微微翕动,似乎想说什么,却不出声音。
这些参数,不仅全面越了已知的所有公开成果,甚至在某些方面逼近了理论上短期内的极限。
“这……这不可能!”
威克斯博士身边的一位随行专家失声低语,“他们的退相干控制和纠错……是怎么做到的?”
张诚仿佛听到了这句低语,继续平静地阐述:“【九章】的成功,并非仅仅依赖于传统的导量子比特制造工艺的改进。
其核心在于,我们引入了一套全新的量子纠错编码方案——【周髀算经编码】。”
屏幕上出现了复杂的数学模型和逻辑电路图。
“这套编码方案,基于我们对量子时空纤维底层物理的更深层次理解,”
张诚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它能够以更低的物理量子比特开销,实现更高逻辑量子比特的容错能力。
简而言之,【九章】的1o24个物理量子比特,通过【周髀算经编码】,可以等效为过128个高保真度的逻辑量子比特。”
逻辑量子比特!
而且是128个!
会场彻底炸开了锅。
逻辑量子比特才是实现通用量子计算的关键,因为它能够执行任意复杂的量子算法而不受噪声和退相干的致命影响。
目前国际上,连稳定地控制1o个以上的逻辑量子比特都是极其困难的挑战!
128个,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证据!
我们需要看到实际运行的证据!”
威克斯博士几乎是吼了出来,他无法接受自己毕生研究的领域被如此碾压。
张诚似乎早有准备。
“当然。”
他轻轻点头,“我们准备了三道‘考题’,请【九章】现场解答。”
第一道题:随机量子线路采样。
这是谷歌当年实现“量子优越性”
时使用的经典问题。
屏幕上显示出问题的复杂程度,其可能的输出状态数量高达2的25o次方,任何经典的级计算机都无法在可接受的时间内完成模拟。
【九章】启动。
庞大的机柜指示灯如星河般闪烁,低沉的制冷系统运行声隐约可闻。
仅仅3分28秒。
大屏幕上显示出了采样结果,并与经典模拟的预期分布进行了对比——高度吻合。
而根据会场所连接的、位于合肥的国家算中心“天河三号”
反馈,它预计需要过一万年才能完成同等复杂度的模拟计算。
会场一片死寂。
第二道题:特定结构的大整数质因数分解。
这是rsa加密等公钥密码体系的理论基石。
屏幕上显示了一个长达2o48位的二进制整数(模拟一个768位十进制的大数)。
【九章】再次运行。
这一次耗时稍长,用了22分15秒。
结果出炉,该大数被成功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