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提升万分之三!”
这个指令极其大胆且反直觉!
停止补偿,反而调整那两个看似无关的核心参数?
“山岳”
只是迟疑了不到半秒,看到张诚那不容置疑的眼神,立刻吼道:“照做!
频率下调o15,切向度提升万分之三!”
技术人员的手指如同幻影般操作。
奇迹生了!
几乎在参数修改完成的瞬间,大屏幕上那令人揪心的磁场振荡曲线,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抚平,迅衰减、恢复稳定!
边缘区域等离子体的扭曲也立刻消失,重新变得光滑而稳定!
整个控制室一片寂静,只剩下设备运行的嗡鸣和众人粗重的呼吸声。
“……约束时间,95秒,96,97,98,99……1oo秒!
!
!”
当冰冷的电子音报出“1oo秒”
的瞬间,控制室内压抑的激情终于彻底爆!
欢呼声、掌声、甚至有人激动地跳了起来,相互拥抱!
一百秒!
这对于一个全新原理的初代实验装置而言,是一个梦幻般的数字!
但这还不是结束!
紧接着,更加震撼的数据出现在主屏幕上——
能量增益因子(q值):152!
q值大于1,意味着核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过了为了启动和维持反应所投入的能量!
“烛龙”
不仅实现了长时间稳定约束,更次证明了在这条全新路径上,实现能量净增益的科学可行性!
“我们成功了!
我们成功了!”
“山岳”
激动地老泪纵横,紧紧握住张诚的手,用力摇晃着。
这位为核聚变事业奉献了一生的老工程师,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个“152”
背后意味着什么。
这不仅仅是越,这是开辟了一条通往终极能源的、更宽阔、更平坦的捷径!
张诚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了淡淡的、如释重负的笑容。
他拍了拍“山岳”
的手背,目光再次投向屏幕。
那团被成功约束了过1oo秒、并实现能量净增益的等离子体,正在按照预定程序平稳熄灭。
“盘古”
开天!
混沌之中,第一缕曙光,已刺破黑暗!
实验成功的绝密报告,在十分钟后,通过最高级别的加密通道,直达中枢。
京城的深夜,几处核心办公地的灯光,彻夜未熄。
最高层的领导们在听取汇报、确认数据无误后,无不感到巨大的震撼与振奋。
次日,一项代号“应龙”
的下一代大型实验堆规划论证工作,被火提上日程,并赋予越一切常规项目的最高优先级。
资源开始以惊人的度向“盘古计划”
倾斜。
祁连山深处,基地内的庆祝是短暂而克制的。
所有参与者都清楚,这仅仅是。
“烛龙”
证明了路是对的,但距离建造一座稳定、可靠、可实际电的聚变堆,还有漫长的工程之路要走。
张诚在实验成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