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研究院、关于系统、关于文明引领的宏大命题。
他只是一个归家的游子,一个母亲的儿子,一个弟弟的哥哥。
午餐极其丰盛。
李秀兰使出了浑身解数,做了满满一桌子菜:手抓羊肉、黄焖羊羔肉、兰州酿皮、灰豆子、甜胚子……都是张诚记忆深处最熟悉的滋味。
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气氛热烈而融洽。
张磊兴奋地跟哥哥讲述学校里的趣事,哪个老师特别严厉,哪个同学又闹了笑话,自己参加了什么竞赛……张诚耐心地听着,偶尔问一两句,给予弟弟充分的关注和回应。
李秀兰不停地给张诚夹菜,看着他吃下去,仿佛这样才能填补儿子不在身边的那些空缺。
张建军则询问了一些研究院建设的情况,语气中更多的是关心而非打探,知道一切顺利后便不再多问,转而聊起省城这些年的变化,以及张磊未来的学业规划。
爷爷奶奶话不多,只是笑眯眯地看着儿孙满堂、其乐融融的景象,偶尔插一句,问问张诚在外面累不累,叮嘱他要顾着身体。
饭后,张诚陪着爷爷在院子里晒太阳,听老人家讲古,说这片土地过去的故事。
又看了张磊近期的试卷和错题本,帮他分析了几处知识点的疏漏,寥寥数语,却让张磊有茅塞顿开之感。
傍晚时分,一家人在客厅喝茶。
张诚看着窗外逐渐亮起的万家灯火,觉得是时候了。
他放下茶杯,声音平和却清晰地宣布:“爸,妈,爷爷,奶奶,小磊,跟你们说个事。
以后我的工作重心,就放在省城了。
研究院建在新区,以后我会常驻这边。”
话音落下,客厅里安静了一瞬。
随即,李秀兰第一个反应过来,脸上瞬间绽放出巨大的惊喜和难以置信:“真的?诚娃子,你说真的?以后就在省城工作了?不走了?”
她一连串地问道,声音都带着颤音。
“嗯,不走了。
主要就在这边。”
张诚肯定地点点头。
“太好了!
真是太好了!”
李秀兰激动得差点落下泪来,双手合十,不知该说什么好。
儿子出息太大,她一直觉得儿子是属于全国、甚至全世界的,能飞多高飞多远,她不敢奢求太多。
如今听到儿子亲口说要在省城定居工作,这简直是天大的喜讯!
张建军也是满脸喜色,重重一拍大腿:“好!
这是大好事!
一家人总算能经常团聚了!”
他考虑的更多是妻子的心安和家庭的完整。
爷爷奶奶更是乐得合不拢嘴,连声说“好”
。
张磊更是直接跳了起来:“哥!
那你以后可以经常回家咯?还能辅导我功课!”
在他心里,哥哥就是无所不能的存在,有哥哥在身边,仿佛高考都变得不那么可怕了。
看着家人由衷的喜悦和放松,张诚的心中也涌动着暖流。
洱海边的独处让他沉淀,攻克难题的巅峰让他领略了智慧的壮阔,但唯有这人间烟火,亲人环绕,才能给他最踏实的心安。
这里是他出的,也将成为他未来漫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