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辞职(1 / 5)

三月的曙光,初次照亮那间承载了无数思维风暴的书房,也照亮了霍奇猜想被彻底征服的历史性时刻。

然而,与外界可能想象的、功成之后立刻昭告天下的激动不同,张诚在经历了短暂的、深沉的休憩与满足后,便以一种令人惊异的冷静与远见,开始了新的布局。

证明完成的当天,他破例地、真正地休息了一整天。

没有触碰任何纸张,没有思考任何数学问题,只是安静地用餐,在庭院里长时间地散步,感受着初春微寒而清新的空气,仿佛要将自己从那个高度抽象的数学宇宙中彻底抽离,重新锚定在现实的物质世界里。

但从第二天起,他便恢复了规律的作息,投入到了另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中——整理与完善霍奇猜想的证明论文。

这并非简单的誊抄或格式调整。

他如同一位最苛刻的鉴赏家,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着最后的审视与打磨。

他逐行检查每一个定义是否精确无误,每一条引理是否坚如磐石,每一个推导环节是否逻辑严密、无懈可击。

他反复推敲表述,力求在保持深邃的同时,尽可能增加其可读性,为未来可能的读者铺设一条相对顺畅的理解路径。

书房内,再次响起了键盘敲击声(用于tex排版)和笔尖书写的沙沙声(用于局部修改和注释),但氛围已与之前攻坚时的紧张激烈截然不同,更偏向于一种沉淀后的、精益求精的从容。

这项工作,他耗费了整整五天时间。

当最后一份参考文献被核对完毕,整个过两百页的庞杂证明被转化为结构清晰、排版精美的电子文档时,张诚并没有像处理p≠np证明时那样,立刻将其上传至arxiv预印本服务器。

他静静地注视着屏幕上的论文标题——《霍奇猜想的证明:基于几何层积动力学与层积规范性条件》。

他的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眼前的屏幕,投向了更遥远的未来。

一个更加宏大、更具冲击力的计划,在他心中已然成型。

他要给世界来个大的。

千禧年大奖难题,如今只剩下最后一座堡垒——bsd猜想。

他已清晰地感知到,凭借“历史层积动力学”

框架在连通不同数学领域方面展现出的强大潜力,以及解决霍奇猜想过程中对代数几何与数论边缘的深刻洞察,攻克bsd猜想并非遥不可及。

他甚至已经隐约看到了那条通往终点的、模糊但确实存在的路径。

“既然如此,”

他心中默念,眼神中闪过一丝决断,“不如让最终的爆,来得更猛烈些。”

他移动鼠标,没有点击任何提交或送按钮,而是将这份凝聚了近一年半心血的、足以再次震动全球数学界的论文,谨慎地保存好,然后加密,封存在了他绝对安全的私人存储设备中。

他要等待。

等待将bsd猜想的证明,与霍奇猜想的证明,如同双星闪耀般,一同公诸于世。

那将不仅是解决两个难题,更是对他所开创的“历史层积动力学”

理论体系的终极验证,是一次对现代数学核心疆域的震撼性犁庭扫穴。

那才是配得上“终极王座”

的加冕礼。

封存论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ge87.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