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家人通话(2 / 3)

“你呢?吃饭规律不?睡觉够不够?北京那边天气变化大,你得多注意添减衣服!

饭还合胃口吗?我看新闻说……”

一连串的问题如同温暖的潮水涌来,张诚没有丝毫不耐,极其耐心地一一回应,甚至主动分享了些许近况,比如自己这几天会好好休息,别墅庭院里的花开了等等。

这些平凡的琐事,听在母亲耳中,却是最好的定心丸。

爷爷奶奶也凑到电话旁,老人家的话语朴实而深情:

“诚娃,工作再忙,也得顾着身子骨!”

奶奶叮嘱着,“我看你照片,好像又瘦了点,得多吃!”

爷爷则乐呵呵地说:“诚娃,家里你不用操心!

你爸这生意稳当,我和你奶奶身体硬朗,吃得好睡得香!

你在外面,平平安安,顺顺利利,比啥都强!”

听着家人熟悉的声音,感受着那跨越山河的、毫无条件的关爱,张诚感觉自己的身心仿佛被浸泡在温润的泉水中,所有的疲惫与紧绷都在一点点化开。

这种血脉相连的温情,是任何数学定理都无法替代的慰藉。

通话持续了半个多小时,在家人的反复叮嘱和依依不舍中结束。

放下话筒,客厅里恢复了安静,但那份源自亲情的暖意,却久久萦绕不散,为他的七日宁憩,奠定了最温暖的基调。

在接下来的整整一周里,张诚彻底践行了“休息”

二字。

他每日睡到自然醒,享受着无需与数学难题争夺思绪的安宁睡眠。

早餐后,他会在庭院里长时间散步,不再是之前为了清空大脑而进行的“任务式”

行走,而是真正地、放松地去观察和感知。

他注意到李静打理的菜圃里,新种的幼苗破土而出,带着勃勃生机;他看到角落里那株晚樱结满了细密的花苞,仿佛在积蓄着绽放的力量;他甚至能分辨出不同鸟儿的鸣叫声,感受着春风拂过面颊时,那细微的温度和湿度变化。

这些平日里被高度抽象思维所忽略的感官细节,此刻变得格外清晰和生动。

他仿佛重新学习如何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皮肤去感受这个具象的世界。

下午,他则会坐在阳光充足的玻璃暖房里,翻阅一些与数学完全无关的书籍。

有时是历史传记,有时是随笔游记,有时甚至只是一本精美的植物图鉴。

他让思绪跟随文字漫游,不再追求逻辑的严密与答案的唯一,只享受阅读本身带来的、纯粹的知识乐趣与心灵宁静。

他也难得地与李静、赵伟和陈刚有了更多日常的交流。

他会对李静精心烹饪的菜肴表示具体的赞赏,甚至会偶尔提及一两个记忆中西北家乡的味道,引得李静欣喜不已,暗自琢磨着下次能否复刻出来。

他会询问赵伟一些关于外界非学术领域的、温和的新闻趣事,听听他对某些社会现象的看法,虽然大多时候只是倾听,但这种平等的交流让赵伟感到一种被尊重的温暖。

他甚至会和沉默的陈刚聊上几句关于体能训练或安全警戒的心得,虽然陈刚话不多,但每次都会认真地、简短地回答,眼神中透着被先生主动问询的光彩。

这三位助理,看着张诚从那个几乎不食人间烟火的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ge87.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