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一方面,为能见证历史感到激动;另一方面,看着手里刚写的优化到o(n3)就沾沾自喜的代码,流下了羞愧的泪水。
另外,提醒所有做密码的同学,你们的毕业论文可能要重写了。
(手动狗头)”
回复1:“密码学博士表示,已接到导师紧急通知,课题组方向需重新评估……(裂开)”
回复2:“ai炼丹师们表示情绪稳定,反正我们本来也不靠严格证明过日子(苦笑)。”
贴吧神帖更是频出:
标题:《理性讨论,诚哥是不是已经偷偷进化成了数学形态的光量子计算机?》
热评1:“我觉得他是未来人,回来刷副本的。”
热评2:“克雷研究所:我们设立难题是为了激励几个世纪的思考。
诚哥:好的,我尽量在一年内搞定,不耽误你们设置新题。”
热评3:“建议国家把诚哥保护起来,不是怕他被刺杀,是怕他脑子运算过热,需要液氮冷却!”
标题:《震惊!
克雷数学研究所恐因张诚而破产!
(滑稽)》
楼主:“据不可靠消息,克雷研究所财务部门已提交报告,建议将奖金放模式从‘难题触型’改为‘张诚成果订阅制’,包年有优惠。”
回复:“所长:快!
快把霍奇猜想和bsd猜想的奖金也提前准备好!
我怕不够时间走流程!”
朋友圈和qq空间被各种梗图刷屏:
一张张诚(旧照)被p上了人披风,面前是七个被划掉的红叉(代表已解决的千禧难题),配文:“我只是一个路过的高中生数学家。”
一张世界名画《创造亚当》的恶搞图,上帝的手变成了张诚的手,即将触碰的不是亚当,而台座上刻着“p≠np”
。
“转这个张诚,你的所有难题都将迎刃而解(可能除了找对象)。”
网民的吐槽,充满了戏谑、崇拜和一种与有荣焉的自豪感。
张诚的成就,已经越了学术范畴,成为了一种全民参与解构和娱乐的文化现象。
就在这举世震惊和网民狂欢的时刻,中国国内,一场重要的国家级盛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
大会旨在表彰过去一年(指2oo9年)为国家科技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相关部门负责人在得知张诚再次可能攻克一个千年禧难题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将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汇报给了主管领导。
主管领导正在审阅大会的最终流程和获奖名单,听到汇报后,他缓缓放下手中的文件,脸上并没有露出过于夸张的惊喜,仿佛这一切已然在意料之中。
他沉吟了片刻,手指轻轻在桌面上敲击了几下,最终,脸上浮现出欣慰而沉稳的笑容,连说了几声:
“好。
好。
好。”
言简意赅,却蕴含着极大的满意与自豪。
这个消息,对于即将召开的科技奖励大会而言,无疑是锦上添花,是最为厚重的献礼。
它强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顶尖实力和迅猛势头,极大地提升了整个大会的份量和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