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伟也会说几句吉祥话,陈刚虽然话少,但脸上也带着难得的柔和。
张诚虽然大部分时间仍是安静用餐,但也会偶尔回应几句,询问一下他们各自家乡过年的习俗,或者对某道菜表示赞赏。
这顿特殊的年夜饭,持续了大约一个小时。
它不像寻常人家那般喧闹纵情,却有一种宁静的、相互支撑的暖流在默默流淌。
对于李静三人而言,能陪伴在这位国宝级的科学家身边,守护着他的宁静,并共享这顿年夜饭,本身就是一种别样的荣耀与慰藉。
对于张诚而言,这是他对自己身边最亲近的工作伙伴,所能给予的、在节日里的一份尊重与感谢。
年夜饭结束后,张诚并没有如家人所愿“放松一下”
或观看春晚。
他帮助李静简单收拾了一下餐桌(虽然李静极力阻止),便对三人说道:“我回书房了。
你们可以看看春晚,或者自由安排,不用管我。”
他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pvsnp问题的巨大挑战性,如同磁石般牢牢吸引着他的全部心神。
除夕的温馨与团圆,如同给航船短暂补充了淡水和给养的港湾,此刻,港湾的温情已被妥善收藏,他的心,他的脑,已然迫不及待地要再次扬帆,驶向那片充满未知与风暴的思维海洋。
李静三人早已习惯,心中虽有感慨,却也不再劝阻。
他们默默地目送张诚挺拔而略显单薄的背影再次消失在楼梯口,心中唯有祝福与坚定的支持。
书房的门,在张诚身后轻轻合上。
外界,鞭炮声开始逐渐密集起来,烟花在夜空中次第绽放,映得窗帘忽明忽暗。
电视里春晚的欢声笑语,透过门缝隐隐约约地传来。
然而,这一切喧嚣,仿佛都被那扇门隔绝在了另一个世界。
书房内,灯光明亮如昼,却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和心跳。
巨大的白板上,已然不再是十天前的初步框架。
上面布满了复杂的图灵机状态转换图、各种自定义的“计算历史轨迹”
草图、尝试定义的“层积熵”
公式,以及大量被划掉又重写的标记。
张诚径直走到白板前,目光锐利地扫过上面的内容。
除夕的短暂放松,并未打断他思维的连续性,反倒是这一次短暂的“休憩”
,让他能更清晰地审视之前的工作。
他之前十天的探索,主要集中在如何为他设想的“计算历史”
构建合适的“层积空间”
模型。
他尝试了多种方式,将图灵机的每一步计算,不仅看作状态的改变,更视为在某个高维信息空间中留下的一条“轨迹”
,这条轨迹携带了关于决策分支、信息压缩程度、乃至潜在“回头路”
的复杂度信息。
但这异常艰难。
计算的抽象性与动态性,远比有连续时空背景的物理场或具有特定对称性的规范场要难以捕捉。
“历史”
在这里,似乎更加离散,更加依赖于那套人为设定的、冰冷规则(程序)的驱动。
他拿起笔,将白板上一个关于“历史路径权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