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归京小叙新程再启(2 / 3)

他说得轻描淡写,但孙所长是何等人物,浸淫科研管理数十年,岂能听不出这平静叙述背后所蕴含的惊心动魄?他能想象到,让一帮顶尖的工程专家接受并理解一个十二岁少年提出的全新数学框架,初期需要何等的智慧与耐心;他能体会到,在技术瓶颈久攻不克时,作为理论提出者和技术核心,张诚所承受的巨大压力;他更能明白,最终实现技术跨越式展的背后,是张诚那深不见底的数学素养与解决实际问题的强大能力完美结合的结果。

“好!

好!

好!”

孙所长连说了三个“好”

字,激动得又从沙上站了起来,在办公室里踱了两步,“岂止是达到预期目标!

我听到的内部评估是‘跨越式’、‘领先国际’!

好小子,你这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解决数个世界级数学难题,拿个菲尔兹奖回来,我们都已经觉得是惊天动地了。

你倒好,转头就扎进应用领域,又给我们放了这么大一颗卫星!

这可是实实在在能提升国力的硬成果啊!”

他回到沙前,看着张诚,目光中充满了叹服:“我现在是真服气了!

老周(指西安的周教授)在电话里跟我夸了你足足半小时,说你是‘点石成金’!

一点都没错!”

面对孙所长连珠炮似的夸赞,张诚的脸上依旧没有半分骄矜之色,他只是微微笑了笑:“孙所长,您过誉了。

我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

没有项目组全体专家前期扎实的工作基础和后期夜以继日的攻关,单靠数学理论,什么也实现不了。

我只是恰好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新视角而已。”

他的谦逊自内心,这让孙所长在激动之余,更是心生感慨。

眼前这个少年,拥有了足以傲视世界的成就,却能始终保持如此平和的心态,这份心性,比他取得的任何奖项和成果都更加难得。

“你啊……”

孙所长无奈地笑着摇了摇头,重新坐下,语气变得像老朋友一样随意,“年纪不大,这养气的功夫倒是比我们这些土埋半截的老家伙还深。

行了,夸你的话估计你也听腻了。

说说吧,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刚从西安回来,要不要先休息一段时间,调整一下?”

张诚放下茶杯,目光投向窗外萧瑟而明亮的冬日景象,眼神渐渐变得深邃而专注,仿佛已经穿透了眼前的景物,投向了那无尽的知识苍穹。

“休息两天足够了。”

他轻声说,语气平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数学这边,还有一些想法需要继续深入。”

“哦?”

孙所长来了兴趣,“还是围绕‘历史层积动力学’框架做拓展?”

“框架的拓展是持续的。”

张诚点了点头,随即话锋微转,“不过,下一个阶段,我可能会把一部分精力,放在剩下的‘千禧难题’上做一些尝试性的研究。”

他的声音不大,却让孙所长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

千禧难题!

克莱数学研究所悬赏百万美元征解的七大数学难题,是当今数学界公认的最艰深、最核心的挑战!

张诚已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ge87.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