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青年学者以及核心研究团队成员,几乎悉数到场。
他们按照学校分区就坐,形成了强大的“中国方阵”
。
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与激动,同时也带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他们不仅是来学习、来见证,某种程度上,也是来为张诚,为中国数学界站台助威。
随着时间推移,庞大的会场逐渐被填满。
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学术背景的人们汇聚于此,低声的交谈如同海潮前的絮语。
空气中混合着多种香水的淡雅气息、纸张油墨的味道,以及一种名为“期待”
的、几乎可以点燃的紧张感。
讲台上,左侧的数面大白板光洁如新,等待着墨迹的书写;右侧的巨大多媒体屏幕处于待机状态,泛着幽深的蓝光;空中悬挂的三块巨型电子屏,静静地俯瞰着下方。
所有的音响设备寂然无声,仿佛在积蓄力量。
媒体区的镜头,不断扫过前排那些如雷贯耳的面孔,扫过座无虚席的会场,最终定格在那空荡的讲台中央。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时间,一分一秒地走向那预定的时刻。
上万人的会场里,一种共同的、屏息凝神的寂静,开始悄然弥漫开来。
世界,在等待一个十二岁少年的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