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动力学必然性……”
一个个陌生而大胆的概念跳入眼帘,威廉姆斯教授的眉头越皱越紧,但眼神中的震惊与凝重却越来越深。
尽管无法立刻判断其正确性,但他凭借多年担任顶尖期刊主编的敏锐嗅觉,清晰地感受到这篇论文所蕴含的颠覆性!
这绝非对现有证明路径的修修补补,而是一种全新的、试图从根本上重建理解范式的尝试!
其野心之大,思路之奇,令人瞠目。
“上帝……”
他喃喃自语,摘下眼镜,用力揉了揉眉心。
几分钟后,他重新戴上眼镜,眼神已经变得无比锐利和坚定。
他拿起桌上的电话,迅拨通了一个号码。
这个号码直通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数学学院院长,同时也是当今解析数论领域的泰山北斗之一——罗伯特·朗兰兹教授的办公室。
“罗伯特,”
威廉姆斯的声音异常严肃,“我需要你立刻放下手头所有工作,看一篇论文。
不,不是看,是紧急评估。
作者是张诚,标题是关于黎曼猜想的证明。
我已经到你的加密邮箱了。”
电话那头的朗兰兹教授显然非常惊讶:“张诚?那个解决了哥德巴赫猜想的孩子?黎曼猜想?你确定这不是……”
“我确定标题和作者没错,”
威廉姆斯打断他,“内容……我看了一眼,非常……不寻常。
我需要你和几位最顶尖的人,立刻给出初步判断。
这太重要了,罗伯特,重要到我们无法承担任何延误或误判的责任。”
朗兰兹教授听出了老友语气中前所未有的郑重,立刻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我明白了。
我马上看。”
紧接着,威廉姆斯教授又连续拨通了几个越洋电话,这些号码的主人,无不是当今数学界镇守一方的巨擘:
·皮埃尔·德利涅:法国法兰西学院院士,菲尔兹奖得主,代数几何领域的皇帝,目前也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他对数学各个领域都有深刻洞察,其判断力极具分量。
·让-皮埃尔·塞尔:法国法兰西学院荣誉教授,菲尔兹奖、沃尔夫奖、阿贝尔奖得主,被誉为当代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尤其在代数几何、数论和拓扑领域贡献卓着。
虽然年事已高,但其智慧与眼光依旧无人能及。
·米哈伊尔·格罗莫夫:俄裔法国数学家,菲尔兹奖、阿贝尔奖得主,在几何、拓扑、群论等多个领域做出开创性工作,以其凡的几何直觉和提出深刻问题而闻名。
威廉姆斯教授以最简洁的语言,向这几位巨头传达了相同的信息:张诚投稿了黎曼猜想证明,论文极具颠覆性,需要他们立即进行最高优先级的审阅。
他没有等待他们的回复或质疑,在出邮件后,便陷入了沉默的等待。
他知道,他已经将一颗可能引爆整个数学界的“炸弹”
,投递到了几位最有可能理解并判断其威力的人手中。
此时此刻:
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朗兰兹教授和德利涅教授几乎同时放下了手头的研究,打开了那份加密邮件。
在法国巴黎,塞尔教授在他堆满书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