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逊教授先是愣住,随即挥挥手暂停了讨论,拿起自己的平板电脑快查阅起来。
片刻后,他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对着台下疑惑的学生和同事们,用一种混合着惊叹与无奈的语气感叹道:“先生们,看来我们对于‘天才’上限的认知,需要再次被刷新了。
张……他同时征服了i和acta。”
巴黎法兰西学院,让·皮埃尔·杜邦院士收到朋友的邮件,点开链接后,对着屏幕沉默了足足一分钟,然后给自己倒了一杯浓度很高的红酒,一饮而尽。
德国的法尔廷斯,在马克斯·普朗克数学研究所的办公室里,看着打印出来的论文标题和摘要,那总是紧抿的嘴角,微不可查地动了一下,低声自语了一句:“……范畴化路径积分……动力系统的精细指纹……哼,有点意思。”
互联网上的专业数学论坛和社交媒体上,相关话题更是瞬间爆炸。
“上帝!
我没看错吧?hg同时i和acta?”
“还是同一期!
这审稿度是坐火箭了吗?!”
“楼上的,你以为评审们会像对待普通投稿一样对待他的论文吗?恐怕是第一时间抢着审阅!”
“快看论文标题!
‘越测度同构’、‘规范理论的范畴基础’……这……这已经出我的理解范围了!”
“我导师刚刚在办公室吼了一声,说数学要变天了……”
“他才十二岁!
十二岁!
我十二岁的时候在干嘛?”
“别忘了,他之前已经了十几篇顶刊了,还有周氏猜想和哥德巴赫猜想……”
“不仅仅是数学!
你们忘了他还参与了那几个传说中的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吗?据说在信息和材料领域也有深度涉猎!”
“这已经不是天才可以形容的了……这是怪物,是来自东方的学术神明!”
国内的学术圈,同样一片沸腾。
各大高校数学系的论坛都被这条消息刷屏。
惊叹、自豪、难以置信、乃至一丝丝的麻木,各种情绪交织。
北大数学院的院长第一时间给孙院士打来了电话,语气激动:“老孙!
看到了吗?看到了吗!
又是两篇顶刊!
还是i和acta!
这小子……这小子是要把数学界的山头都犁一遍啊!”
孙院士放下电话,走到窗边,望着“探索楼”
的方向,脸上露出了复杂而欣慰的笑容。
他回想起半个多月前,张诚在他办公室里轻描淡写地提及“千禧年难题”
时的情景。
当时他就知道,这潭静水之下,必然潜藏着惊人的暗流。
只是他也没想到,这暗流涌出水面,化作惊涛的度会如此之快,而且一来就是双重海啸。
“也好,”
孙院士喃喃自语,“让世界再看看,中国科学家的潜力究竟有多大。”
而在漩涡的中心——3o7研究室,却依然保持着异乎寻常的宁静。
张诚关闭了投稿系统的提示后,便仿佛无事生一般,继续之前中断的思考。
对于他而言,论文的表,只是将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