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着人类理性思维极限的战场。
“好!
好啊!”
孙院士压下心中的波澜,连连点头,语气中充满了支持与期待,“瞄准这些最根本、最困难的问题,正是我们基础科学研究者的使命和追求!
你放心,所里,包括院里,都会给予你最大程度的自由和全方位的支持!
你需要什么,无论是计算资源、文献资料,还是需要与国内外哪个领域的专家进行合作,尽管提出来,我们来协调!”
他没有追问具体细节,也没有流露出任何怀疑,展现出了一位科研领导者的远见和担当。
他明白,对于张诚这样的天才,最好的管理就是信任和支持,给予他足够广阔的天空。
“谢谢所长理解和支持。
目前还处于初步构思阶段,如果需要特别的资源,我会及时向所里提出申请。”
张诚表示感谢,态度依旧不卑不亢。
又简单交流了几句所里近期的安排和一些事务性信息后,张诚便起身告辞:“所长,那我先回办公室了。”
“好,你去忙。
有什么事情随时找我。”
孙院士亲自将张诚送到办公室门口,看着他沉稳离去的背影,心中感慨万千。
这个年轻人,刚刚在家乡享受了难的的闲暇时光和亲人团聚之乐,归来后没有丝毫松懈,立刻就将目标锁定在了科学界最难攀爬的险峰之上。
这份心性与志气,实属罕见。
张诚确实可以直接在配备完善的别墅中进行研究,那样环境更安静,干扰更少。
但他考虑到自己正式入职中科院还不到一年,虽然成就斐然,破格晋升,但基本的组织纪律性和融入集体的态度还是需要保持。
过于特立独行,长期脱离研究所环境,并非明智之举。
因此,他选择像大多数研究员一样,正常到单位“上班”
,这既是对制度的尊重,也能偶尔与所内其他领域的学者进行必要的、非正式的交流,或许能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
他穿过安静的走廊,来到了3o7研究室门口。
门禁系统识别了他的身份,伴随着一声轻微的“嘀”
声,房门解锁。
他推门而入。
研究室与他离开前并无二致,几块移动白板上的复杂公式似乎还残留着年前思考的痕迹,只是上面多了一层薄薄的灰尘。
书桌和书架整洁依旧,那是科研助理赵伟提前来整理过的结果。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熟悉的、混合着纸张、墨水和电子设备待机气味的“科研气息”
。
他放下背包,脱下外套挂好。
没有立刻开始工作,而是先动手用抹布仔细擦拭了白板和自己常用的书桌区域,又给窗台上的几盆绿植浇了水。
这些简单的体力劳动,像是一种仪式,帮助他将身心彻底从假期的模式中剥离出来,重新锚定在这个属于思考和创造的空间。
做完这些,他泡了一杯清茶,放在书桌一角。
然后,在宽大的书桌前坐下,打开了电脑。
他没有立刻投入到对某个具体千禧年难题的攻坚中。
那将是一场持久而艰难的战役,需要更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