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想法。
“孙所长,各位领导,”
在一次小范围的高层沟通会上,张诚平静地陈述着自己的理由,“普林斯顿的邀请,我理解其学术意义。
证明需要向学界进行详细报告,这一点我认同。
但是,长途跋涉去美国,时间成本太高。
我认为,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建议,由我们起邀请,在北京,例如在北京大学,举办一场哥德巴赫猜想证明的专题学术报告会。
我们向全球主要的数学研究机构出邀请,请他们派代表前来。
这样,既满足了学术交流的必要性,也能将国际学术界的目光聚焦到中国,节省我的时间,同时也能展现我们国家开放、自信的科研环境。”
这个提议,让在场的领导们先是愣了一下,随即眼中爆出惊喜的光芒!
这简直是一个绝妙的主意!
一方面,完全符合张诚不愿过多奔波的个人意愿,保障了他的科研时间,体现了国家对顶尖人才意愿的尊重。
另一方面,这将是中国次以“学术高地”
的姿态,主动起对全球顶尖智力资源的召集!
以往,都是我们的学者千方百计前往欧美参加顶级会议,如今,情况将要反转!
这背后彰显的,是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实力的巨大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飞跃,其象征意义和实际影响,远一次简单的出国访问。
“好!
太好了!”
一位主管科技的部级领导当即拍板,“张诚研究员的这个提议,具有战略眼光!
我们不仅要办,而且要办得隆重、办出水平!
要让全世界看到,中国不仅能产出顶级的科研成果,也能成为引领全球学术交流的中心!”
方案迅得到最高层面的认可和支持。
相关部门立刻高效运转起来。
当北大校领导接到由国办、教育部、中科院联合出的通知,告知张诚将在北京大学数学院进行哥德巴赫猜想证明的全球场学术报告时,整个北大校园都沸腾了!
校长亲自召集紧急会议,数学科学学院的院士、长江学者们激动得难以自持。
这对于北大数学学科,对于整个北京大学,乃至对于中国高等教育界,都是一件足以载入史册的盛事!
“这是我们北大无上的荣光!”
老校长握着电话,声音都有些哽咽,“请国家和张诚研究员放心,我们北大一定举全校之力,办好这次报告会!
提供最好的场地,最周到的服务,最专业的支持!”
北大数学院立刻进入了“战备”
状态。
最大的百年纪念讲堂被预定下来作为报告厅,技术团队开始测试音响、投影和同声传译设备,后勤部门开始规划接待流程和安保方案。
整个燕园都弥漫着一种节日般的喜庆与紧张气氛。
很快,由中方政府相关部门和中科院联合署名的、措辞典雅而郑重的官方邀请函,通过外交和学术渠道,飞向了世界各地:
“诚挚邀请贵机构派员莅临中国北京,参加于x年x月x日在北京大学举行的‘哥德巴赫猜想证明学术报告会’。
报告人: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