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通过了他们的审稿!”
一位满头白的数论院士激动地插话,他是国内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权威之一,“《数学年刊》的审稿标准我们都知道!
尤其是这种级别的论文,必然是经过了最苛刻、最顶级的专家团审查!
既然他们敢表,就意味着……意味着这证明,极大概率是正确的!”
“我们刚刚联系了几个国际上的朋友,”
另一位院士补充道,他晃了晃还在不断接收信息的手机,“消息已经炸锅了!
普林斯顿、剑桥、巴黎……那边现在是下午,但整个数学界已经疯了!
确认消息的邮件和电话都快把我的邮箱和手机打爆了!”
“立刻组织力量!”
院长当机立断,“成立一个临时专家组,由在座的各位院士牵头,集中我们最顶尖的力量,立刻对张诚的这篇论文进行学习和验证!
我们要以最快的度,理解、消化,并确认这项成果!
这是国之重器!
是基础科学领域的巨大突破!”
“同时,”
他看向院办主任,“立刻形成初步报告,上报国家!
要快!”
会议室内,指令一条条出,人员迅行动起来。
没有人再去在意此刻是凌晨几点。
所有人都意识到,他们正在见证的,不仅仅是一个数学难题的解决,更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中国科学家,一个年仅十一岁的中国科学家,攻克了困扰人类智慧近三百年的巅峰难题!
这背后蕴含的意义,远学术本身。
而在城市的另一端,引这一切风暴的核心——张诚,在短暂地规划了一下经验值的使用后,已然重新进入了梦乡。
对他而言,这只是一个任务的完成,是通往更高目标的一级台阶。
窗外的暗流涌动、学术界的惊涛骇浪,似乎都与他无关。
他知道,天亮之后,将是另一个世界。
但他早已准备好,坦然面对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