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投入,也是他完成任务的底气所在。
他取出一支药剂,拔开密封的瓶塞,仰头一饮而尽。
液体微凉,带着一丝奇异的草木清香,滑入喉咙。
几乎是立竿见影的效果!
仿佛有一道清冽的泉水流过大脑,原本因为清晨和诸多琐事而残留的些微混沌感瞬间被涤荡一空。
思维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敏锐,外界的一切干扰——窗外的鸟鸣、远处隐约的车声——仿佛被一层无形的屏障隔绝,他的全部心神,如同被高度聚焦的激光,完全收束到了眼前的数学世界。
他摊开厚厚一沓特制的演算纸,拿起那支熟悉的绘图铅笔。
脑海中,那些在数学等级提升后变得格外清晰的“灵感火花”
和“可行路径”
开始剧烈地碰撞、组合、衍生。
他没有选择那些困扰学界数百年的着名猜想作为开局——那需要太多的运气和机缘。
他选择的是数个处于当前数学研究前沿,存在明确难点和突破空间,且在他达到三级数学视野后,已经能够看到其核心障碍与可能破解方向的“次一级”
难题。
这些问题任何一个的解决,都足以在《数学年刊》上占据一席之地。
笔尖落在纸上,出沙沙的轻响。
复杂的符号、优美的公式、严谨的逻辑推导,如同拥有了生命般,从他笔下流淌而出。
他时而奋笔疾书,时而停笔凝思,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纸面,直接窥视着数学宇宙最深层的奥秘。
精神药剂的效力让他完全沉浸其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忘记了身体的疲惫。
饿了,就吃一口王老师准时放在门口、尚且温热的饭菜;困极了,就在书桌旁的沙上和衣小憩两三个小时,醒来后立刻再次投入战斗,或者直接使用下一支药剂,强行驱散睡意。
书房的地上,渐渐堆满了写满演算过程的草稿纸。
书桌的白板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关键的定义、引理和证明思路。
闭关状态,正式开启。
在这间临湖的小楼里,一个年仅八岁的少年,正以燃烧精神与意志为代价,向着数学的巍峨神殿,起了一场无声而疯狂的冲击。
燕园的日月星辰,悄然轮转,见证着这越常理的专注与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