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得多,眼神清亮,不躲不闪,带着一种与他年龄不符的沉静。
“诚娃,告诉校长,今年几岁啦?”
王校长温和地问。
“报告校长,我四岁多了。”
张诚声音清脆,口齿清晰。
王校长点点头,心中已有几分好感。
他转向李秀兰:“建军媳妇,你家孩子的情况,村里都传遍了。
听说认字很多,算数也厉害。
按规矩,他这年龄该上学前班,但要是真像大家说的那样,放在学前班怕是耽误了。
你看……”
李秀兰连忙说:“王校长,我们就是怕耽误孩子,才想着早点送来。
这孩子……是有点不一样,您尽管考他!”
王校长笑了笑,他执教几十年,见过聪明的孩子,但所谓“神童”
,大多有些夸大其词。
他随手拿起桌上一年级的语文课本,翻到一篇有插图的课文《秋天来了》。
“诚娃,这上面的字,你认识吗?能读给校长听听吗?”
张诚接过课本,扫了一眼。
这篇课文对他而言,简单得如同“1+1=2”
。
但他并没有表现得过于急切,而是用符合孩童的语,清晰、流畅地朗读起来,不仅字音准确,甚至还带上了些许理解课文内容后的自然停顿和轻微语调变化。
“……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读完,他合上课本,平静地看向王校长。
王校长眼中的惊讶一闪而过。
读得确实好,远一年级新生水平,甚至比很多二三年级的学生都强。
但他还是不动声色,又拿起一年级的数学课本,指着一道混合运算题:“那这道题,你会算吗?”
张诚只是瞥了一眼,便脱口而出:“等于37。”
王校长在心里默算一遍,果然正确。
他脸上的笑容加深了些,但还是保持着审慎。
他随手在一张草稿纸上写下一道出一年级范围的题目:25+38-17=?
张诚几乎没有思考:“等于46。”
王校长终于有些动容了。
他沉吟片刻,对李秀兰说:“建军媳妇,孩子基础确实很扎实,远一年级水平。
直接上一年级可能都有些简单了。
这样吧,我把二年级的李老师也叫过来,我们一起看看。”
不一会儿,二年级的班主任李老师,一个三十多岁、戴着眼镜、神情严肃的女老师走了进来。
听闻缘由后,她也露出怀疑的神色。
王校长对张诚说:“诚娃,这位是二年级的李老师。
李老师,你出点二年级的题目考考他。”
李老师扶了扶眼镜,打量了一下张诚矮小的个子,显然不太相信。
她拿起二年级的语文课本,找了一篇篇幅稍长、生字较多的课文《美丽的西沙群岛》。
“你把这篇课文读一遍。”
张诚依旧平稳接过,流畅朗读,遇到“瑰丽无比”
、“绽开”
、“蠕动”
等对于二年级学生算是难词的词语,也毫无滞涩,音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