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为啥这么说?”
“我上头还有三哥四哥,他们谁先结婚,不得结到那屋。
住上了,可就赶不走了。”
“你让爸想想。”
。
杨知雾家。
大年初二,是儿媳妇回娘家的日子。
杨知雾眼瞅着都到九点了,老二媳妇还没张罗要走,问道,“老二呢?你们咋还不走?不回娘家了?”
老二媳妇一脸为难,“妈,孩子太小,我不想回去了。”
“小你怕啥,扔家里,我给你们看。
最近这段日子,不是喝奶粉了吗?”
翠枝也在旁边说,“春波,你们该回去回去,家里有我和妈呢。”
“我都没让老二请假。”
“那也没事,他今天上午就上两个小时班。
一会他一回来,你们就走,小的扔家,两个大的想带就带,不想带也放家里。
大过年的,你们不回去,你妈该惦记了。”
杨知雾说。
“那我带两个大的回去,我弟没成家,我妈可喜欢晨辉和晨星了。”
老二媳妇脸上有了笑容。
“你先准备着,我出去一趟。”
杨知雾直接去了供销社。
孟老二一看到她,就是一愣。
“妈,你咋来了?是家里缺啥了?你跟我说,我就买回去了。
这么冷,你还跑一趟。”
“你这脑袋,一天都不是我说你,谁家媳妇初二不回娘家?你一会下班,带上四盒礼赶紧跟春波回娘家。”
“妈,孩子那么小,今年就不回了。”
“吃奶粉的娃娃,你有啥扔不下的?你那老丈人死的早,春波嫁给你后,她妈就一个人带着儿子过。
你小舅子还小,你得去给他们撑腰。
老话说得好,女婿往门前一站,那也顶半个儿。
你平时也是,工作再忙,也得抽时间多去几趟。”
“妈,我知道了。”
孟老二说。
杨知雾刚回到家,孟老二也下班回来了。
他手上提着在供销社选的四盒礼,进屋就喊他媳妇快点收拾,好陪她回娘家。
孙春波早就收拾好了,就差给孩子穿衣裳了。
杨知雾和翠枝帮着给两个孩子穿衣戴帽,包裹得严严实实。
孟老二说,“妈,路不好走,我们今晚不回来了,在那住两宿,供销社那边我找了替班。”
“行,能多住就多住几天,家里有我们,孩子你和春波不用惦记。”
杨知雾等人把他们送出大门口,看他们一人用自行车带上一个孩子走了。
初三这天,杨春风就回了马站。
他才刚走,就有人来看付木匠。
说是他结拜兄弟的儿子罗胜利,付木匠张罗着在家做饭招呼客人。
杨知雾知道后,把人都请了过来,在家张罗了一桌。
自从她冬天去了镇上,付木匠和孟老五就自己起火做饭了。
她这次回来,才又把人喊过来一块吃。
“婶子,我都听我付叔说了,这半年来多亏了你们家照顾他。”
罗胜利在饭桌上感谢杨知雾。
“我们家跟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