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屋。
春风还等在房里,他一脸激动。
“姐,大哥到底在执行什么任务啊?为什么这么多年了,才往家送信。
当年,要不是接到大哥的死信,妈也不会死。”
听弟弟提到过世的母亲,杨知雾就哽咽了。
她妈是悲伤过度,才没的。
她爸也是打那时候起,身体就不好了。
“这事你知我知,就行了,老舅那里也先不要告诉。
老年人,经不起大喜大悲,等大哥哪天回来了,再说。”
杨知雾叮嘱。
“姐,我肯定不说。”
杨春风眼眶含泪,回了自己房间。
杨知雾栓好房门,闪身来到空间。
她拿着没有寄信地址的信,久久的凝视,直到热泪盈眶,泣不成声。
信纸上的字迹,都被打湿了。
许久,她擦干眼泪,笑了起来。
这辈子,真的跟上辈子不一样了。
不仅弟弟还在,如今大哥也有消息了。
她无心配药,放空思想在空间里呆了一晚上。
这天,舅姥爷想吃大豆腐,翠枝去供销社买。
结果走在路上,就被孟老四拦下了。
“四弟,你有事?”
翠枝问。
“大姐,你手里有钱吗?借我五十,我想蘸点糖葫芦卖。”
翠枝一愣,她当初也想干这个来着。
她说,“你会蘸吗?”
“有啥不会的,我都跟别人学完了,就是手里没钱干不了。
大姐,你帮帮四弟。”
孟老四放软语气。
翠枝顿时想到五弟借钱给四弟那次,家里闹得鸡飞狗跳的。
拒绝道,“我没钱,我采药卖的钱,都交伙食费了。”
她快步走了。
其实,自从来到镇上,她妈已经不跟她要了。
孟老四不甘的看了她一眼,立刻去看刚走过去的盛丹。
她身旁的男人,不是路清野,她这是又换男人了?
真够贱的。
转眼,就快过年了。
该包豆包了。
杨知雾把上次买的大黄米拿出来,跟翠枝两个把米淘了泡好。
拿到磨米场磨成黄米面,回来用热水烫面面。
她又去镇上供销社买了十斤花豆子回来当豆馅,烀好豆子,放上几粒糖精粒,甜丝丝的。
还不等攥豆馅,一人就先吃了一碗。
包好豆包,她给孟老二拿回去一半。
这样就省着春波做了。
她一个人带四个孩子,哪来的时间。
一转眼,寒假来了。
隔壁的孟小六也没走,继续陪着宋老头。
今天早上,杨知雾刚起来,就听到有人在敲门。
“谁啊?”
她问。
门外沉默了一下,才传来孟小六的声音,“妈,是我。
我家水缸冻死了,我想跟你借点水做饭。”
“水哪有借的,不借。”
杨知雾说。
杨春风也起来了,他一出屋,就看到了孟小六。
问清楚后,他进屋给他舀了半桶水,让他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