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文本古奥简练,哲学思想更是抽象。”
“研习《周易》,不仅要解读字面,更需领悟宇宙变化、阴阳辩证之理。”
“这对学习者的逻辑与思辨能力,要求极高。”
“学生明白,这也正是我选他的原因。”
苏墨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清楚。
“也罢,既然你主意已定,那我也不多说什么了。”
陈山长话锋一转,又肯定了其优势。
“不过最难的也不全是坏处,正因其难,选《周易》为本经的学子,凤毛麟角。”
“日后科考竞争极小,若你能真正吃透,对将来入仕之后的道路很有帮助。”
“只是,我虽通读五经,但主攻的毕竟是《诗经》。”
“这附近能将《周易》讲透,且愿意收徒的夫子,本就难寻……”
陈山长捋着胡须,一脸纠结道。
“恩师,最佳人选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何必再去寻找他人?”
苏墨却忽然开口道。
陈山长一愣。
“嗯?”
“恩师十二岁中秀才,十五岁便高中举人,乃清河县不世出的神童。”
苏墨朗声道,话里话外充满着蛊惑的意味。
“您的天资不凡,对五经皆有见解,如今您年不过四十,正式奋斗的好时机,为何不能重新研读《周易》?”
“你这小子!”
陈山长被他这番话气得笑了起来,没好气的说道。
“好啊,你竟敢反过来考校起你的老师了!难不成你这是要让为师,陪着你们一同苦读吗?”
苏墨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
意思已经表达了,后面就看对方的意思,再去追问可就不礼貌了。
“罢了,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