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月穿着素雅的旗袍,发髻上插着那支藏情报的铜簪。她将保温桶放在桌上,掀开盖子的瞬间,林默涵闻到了当归鸡汤的香味——这是“情况危急“的暗号。
“我父亲从台南来了,“她的声音压得极低,“他说军情局昨晚抓了个人,是金门通讯站的。“
林默涵的手指停在茶壶盖上。晨光从窗帘缝隙照进来,在桌面上投下细长的光斑,像一把锋利的刀。
魏正宏的阴影
魏正宏站在军情局三楼办公室的窗前,俯瞰着台北市的晨雾。办公桌上的《孙子兵法》翻开在“用间篇“,密密麻麻的批注显示其主人已反复研读多次。墙上的条幅“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在朝阳下泛着暗红色的光,像凝固的血。
“处长,高雄传来的报告。“机要秘书江一苇将文件夹放在桌上,目光不敢与魏正宏对视。
魏正宏拿起报告,金丝眼镜后的眼睛眯成一条缝。报告上的照片显示一艘渔船在军港附近徘徊,虽然图像模糊,但他认出了船尾的“福“字——那是港务处李处长家的船。三天前,这个李处长还在酒会上拍着胸脯保证“高雄港固若金汤“。
“把李处长的档案调出来。“魏正宏的声音像淬了冰,“还有那个叫沈墨的侨商,我要他从出生到现在的所有资料。“
江一苇的身体微不可察地颤抖了一下。他转身时,魏正宏突然说道:“江秘书,你弟弟最近在做什么?“
“报告处长,舍弟在台中教书,“江一苇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上月还寄来家书,说一切安好。“
魏正宏拿起桌上的镇纸——一块刻着“忠党爱国“的和田玉,这是蒋介石亲笔题词的复制品。他看着镇纸上自己扭曲的倒影,突然笑了:“你说,这世上真有不透风的墙吗?“
江一苇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窗外传来飞机引擎的轰鸣声,三架P-51战斗机正编队飞过总统府上空。他想起三天前截获的密电,那组奇怪的数字“309 216“至今没有破解。
“处长,张副官求见。“门外传来卫兵的声音。
魏正宏收起笑容,将和田玉镇纸重重压在报告上:“让他进来。“
张副官走进办公室时,魏正宏注意到他皮鞋上的海水痕迹。这个细节让他想起二十年前在南京,那个自称“李涛“的中共地下党员——也是这样,在被捕时皮鞋缝里藏着半张密电码。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