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桂的女儿,您因为察觉到吴三桂想背叛大明和汉人、投降鞑子所以出走逃离,辗转千里来到扬州,
您跟黄应龙等人在生意上的纠葛起因是您想筹募资金,但您筹募资金的目的并非为个人享乐逍遥,而是想组建义师,在不久后鞑子兵临扬州城下时保卫扬州。如此忧国忧民、大义凛然的高风亮节,令小人既大受震撼又羞惭万分,小人倘若真的绑架了您,岂不是残害忠良?所以,小人决意放弃黄应龙的雇佣,并向公子您坦白请罪。”
绣春在旁称赞道:“赵炎,你此举真是有锄麑之风。”
赵炎叹息一声:“我哪有那么高尚,我只是还没有失去良心罢了!”
夏华完全放松下来,他很感兴趣地问赵炎:“赵炎,你是何方人士?”
赵炎回答道:“小人原是赵梦白赵大人的家丁护卫。”
夏华心头了然。
赵炎口中的“赵梦白”即赵南星,此公是明朝万历中后期和天启年间的政治家、文学家,并且是大名鼎鼎的东林党的领军人物之一,曾官居吏部尚书,为人为官铁面无私、刚正不阿、两袖清风、嫉恶如仇,所以受到阉党的诬陷迫害,最终被罢官流放、含冤而死。
像赵南星这样的高官重臣,在家里养几个职业保镖性质的家丁护卫是很正常、很合理的,吴三桂足足养了三千家丁,赵炎就是这样的出身,赵南星失势下台后,赵家逐渐衰落,赵炎这种半个赵家人当然是被遣散后流落民间、自谋生路。
根据赵炎的交代,他在离开赵家时只有十几岁,多年来浪迹江湖,主要在最富庶的淮扬一带,因为这里“油水多”,干的就是“拿人钱财替人做事”的买卖。
通过赵炎的叙述,结合自己的推测,夏华基本上知晓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
夏华手中的肥皂香皂秘方“价值百万两银子”,他还有另外“不止一个发大财的金点子”,黄、汪、郑、程四大家岂能不想得到?按照常规方式,他们如果想得到夏华脑子里的摇钱树,只能花巨资重金买,郑家就是这么做的,但这么做“太费钱”,所以黄家用上了非常规方式。
小孩子都知道,做生意能做成大富豪的,没有一个是干净的,哪个不是白加黑?像黄家、汪家、郑家、程家这样的豪门大户,说他们做生意这么多年来用的都是合法的手段,谁信啊?有钱,肯定就有人,明面上养一群家丁、护卫、打手,暗地里再养一群杀手、死士或跟社会团体社会人秘密勾结、进行互利双赢的长期合作...这些都是毫无新意的必然操作,老桥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