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罗高李苏汉旗展(4 / 6)

汉兵的冲击下节节败退,神色震恐。

    “大将军!对岸兵败了!我军要不要相助?”身旁一将急声说道,“我军若猛攻河阳外城,或许能迫使黄君汉、王君廓分兵,为李将军、常将军争取撤退时间!”

    单雄信回顾,望向望楼下的本部兵马,眼中闪过一点挣扎,终是摇头,说道:“纵是猛攻,焉能迫黄君汉、王君廓回救?况李士才、常何既败,汉军必会趁胜转攻我军。当下之计,该当立即撤围!”因为向李密跪地求饶,他的名声已坏,而今他麾下的这万数部曲,已是他唯一可依仗的力量,若再折损,将会失去在李密帐下立足的根本。他不能冒险。遂乃为保存实力,他即就下令,停止攻城,全军向南撤退,对北岸苦战的同袍却是见死不救。

    ……

    李士才被常何派出的骑兵接下,他与常何在逃向东边的乱军中,得以会合。

    两人皆狼狈不堪,盔歪甲斜,不及多说,只顾沿黄河西岸纵马狂逃。

    从午后直逃到天色渐晚,逃出了数十里地,暮风凄冷,甲胄上的血污冻成了冰碴,战马也气喘吁吁,速度渐渐慢了下来,身后杀声渐远,但两人惊魂未定。

    “再前三二十里,便是温县渡口。快!渡过河去便安全了!”常何气喘吁吁,不断催促。

    李士才满面烟尘,心惊胆落,说道:“常公,你说,渡口会不会有汉军截击?”

    “顾不得许多了!渡口若还在我军手中,你我便有生机!”常何回头看向李士才,说道,瞧见李士才身边随从的诸将、从吏,忽然想起一人,问道,“邴元真何在?谁见邴书记了?”

    众人面面相觑,皆摇头不知。

    乱军之中,谁还顾得上一个文人书记?

    两人苦笑,此时自身难保,也只能将邴元真的命运抛之脑后了。

    便带着残兵败将,暮色里,接着东走,残阳如血,寒风如刀,吹在脸上生疼。勉强复而逃出十余里,人困马乏,眼见距温县渡口只剩二十余里,众人心中刚生出一丝侥幸,蓦地前方鼓声大作,号角震天!又一支汉军骑兵自道旁丘陵后杀出,截断了他们的去路!

    当先亦两杆大旗,一为“汉”,一为“左备身将军李”,却是汉将李君羡!

    李君羡这部汉骑虽仅三四百骑,然养精蓄锐,杀气腾腾。

    李士才、常何部下仅剩的一两千败兵早成惊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