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然当令使君见之(2 / 5)

事情也没得个商量的地方。咋办呢?

想过来想过去,刘知州还是决定独身赴任。最起码,官家可是看在眼里的,自己的家小都在临安,绝对不可能尿遁,纵使是自己遭了难,家里起码还有个萌荫的把柄。

然而,等到刘知州走到和州境内时,便发现自己先前想的有点多了。是被北人肆掠了一番,但和州的百姓还在念叨赵家的好,金兵退走之后,早早就开始了战后自救。

至于州府,虽说只剩下些老人,但运转的还不错。这让刘知州大大的松了口气,没花多长时间,把和州的事就理的顺顺当当的。

作为一把手,又是“裸官”,不多。

和同僚们比起来,刘知州更像是一个打酱油的,怎么处理这闲下来的大把大把时间,倒成了刘知州的心病。

近城的山山水水,美食佳肴,刘知州是逛的差不多了。同僚的宅院,刘知州也没有不曾到过的地方。

府衙里,下班之后,除了刘知州和几个下人,整个院子就空荡荡的,刘知州的心里也空荡荡的。

有心到同僚家再去走走吧,可别人家都是举家团聚其乐融融。一次两次就算了,再去多了,说不定别人还会有其他的想法。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府衙便传出了风声,说是知州老爷觉得府衙太宽敞了,不够热闹,准备搬到郡舍去。

对于国人来说,“无风不起浪”这词,其实还有一种很雅的说法,叫做“闻风而知雅意”。

这风声出来之后,那些有心的,便从刘知州那里套的了口风。寻了个日子,办了场闹闹热热的酒宴。宴请了刘知州。然后,将假装有着几番醉意的刘知州送到了郡舍。

第二天,看着从府衙里搬过来的行李,醒来之后的刘知州先是有几分恼怒,却又装着奈不过底下人鞍马之意,顺其自然住进了郡舍。

有着乔迁之喜,对手里的公务,刘知州更加上心了。时不时的还到底下采采风,与乡老们聊聊天。

某天,采风回城,天色已经有些暗了。等到刘知州快走到郡舍门口的时候,一个戴着面纱的妇人和刘知州来了个大碰头。

或许是为了避让刘知州吧,就在两人正当面的那会儿,妇人脸上的面纱好巧不巧地掉了下来,让刘知州看在了眼里。

就这一眼,就让刘知州的心里活跃起来了,开始产生了很多想法。不过,自己终究是一州之长,又读过圣贤书,万一这妇人是良人,闹出笑话就不好收拾了。

所以,尽管心里有点念头,刘知州还是把它生生地压了下去。

可是,尽管如此,在这场美丽的邂逅之后,每天回郡舍,刘知州的眼里总是忍不住闪烁出几分期冀。

然而,有时候,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就在刘知州快忘记这回事的时候,某天天色昏暗的时候,那个蒙着面纱的妇人却又与刘知州来了一次偶遇。

然后,还像偏偏故意撩拨刘知州似的,一次一次恰到好处的偶遇,将刘知州的心弄得像是猫爪子抓了一般。

俗话说的好,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纸。一来二去之后,刘知州心里大概也就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

何况,眼下在和州,我刘知州不说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