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数学与理论基础的突破。我们现有的AI,尤其是深度学习,其运作机制很大程度上还是个黑箱。我们需要发展新的数学工具和理论框架,能够严格地定义和验证AI系统的安全性、鲁棒性和可预测性。比如,如何用数学证明一个神经网络在遭遇从未见过的输入时,不会产生灾难性的错误输出?这需要理论根基的革新。”
朱龙深以为然地点头。
“没错,理论是地基。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上层建筑的安全无从谈起。”
江倾微笑颔首,随即继续开口。
“第二,安全优先的架构设计。这要求我们颠覆一些现有的设计范式。”
他举例说明。
“比如,传统的AI训练目标往往是单一的性能最大化。我们需要将安全作为一个同等重要,甚至有时需要优先考虑的核心优化目标,融入到训练算法本身。再比如,设计内置的安全阀机制,当AI检测到自身行为可能偏离预设的安全边界时,能自动触发限制或停止运行,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有时会一条道走到黑。”
“第三,人机协作与可解释性。本质安全的AI不应该是完全脱离人类掌控的黑箱怪物。”
江倾略微提高声音强调。
“它需要具备良好的可解释性,能让人类理解其决策逻辑。更重要的是,设计上要强调人机协作,让AI成为人类能力的延伸和辅助,而不是替代。在关键决策节点,尤其是涉及重大伦理或安全风险的场景,必须保留清晰、有效的人类监督和否决权。”
他环顾围观的众人,开始做最后总结。
“路径是明确的,但每一步都充满挑战。它需要学术界、产业界、政策制定者的通力合作,从基础理论到工程实践,再到伦理法规,进行一场全方位的革新。这绝非一蹴而就,但却是我们必须努力的方向。”
江倾的阐述深入浅出,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例支撑,逻辑清晰,语言平实却极具说服力。
他没有堆砌晦涩术语,而是用盖房子、安全阀、人机协作等形象的比喻和概念,将复杂的问题讲得让非专业人士也能理解其精髓。
李明哲听得心悦诚服,脸上满是赞赏。
“精彩!太精彩了!江博士,您这番见解,真是一语中的,拨云见日!将问题剖析得如此透彻,又指明了可行的方向!令人茅塞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