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五千万!即使项目只是收支平衡,陈浩也能获得丰厚回报。如果成功,收益更是难以估量。
“张老,我有个条件。”
“说。”
“我希望项目能真正改善居民生活,而不是单纯的商业开发。”
张文博深深看了陈浩一眼,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这就是我看中你的原因。有底线的投资家,才能走得更远。”
两人详细讨论了项目细节。老城区改造涉及多个方面:基础设施升级、智能家居改造、社区服务优化、文化保护等等。
“项目下周正式启动。”张文博站起身,“你每周六来公司参与讨论,平时专心学习。毕竟,你还是个学生。”
“明白。”
送陈浩到门口时,张文博忽然说:“陈浩,投资界有句话——江山代有才人出。我看好你,希望有一天能在顶峰相见。”
顶峰相见!这四个字让陈浩心潮澎湃。
回到学校,消息很快传开。陈浩要参与张文博的项目,这在同学中引起轰动。
“陈浩,你是怎么认识张文博的?”有同学好奇地问。
“他主动找的我。”
“太厉害了!我们经济学教授都说,能和张文博合作是很多人一辈子的梦想。”
但也有人表示质疑。
“一个大一学生,能参与这么大的项目?”同班的李明酸溜溜地说,“说不定就是个噱头。”
“噱头?”陆寻立刻反驳,“李明,你这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我只是实事求是。”李明冷笑,“五十亿的项目,会让一个十八岁的学生参与?太离谱了。”
争论声越来越大,最后惊动了班主任王教授。
“都别吵了。”王教授走进教室,“陈浩,你真的要参与张文博的项目?”
“是的,王老师。”
王教授沉默了一会儿:“这个项目可能会占用你很多时间,会影响学习。”
“我会处理好的。”
“你确定能兼顾?”
“确定。”
王教授点头:“好,但有个条件。如果你的成绩下降,必须退出项目专心学习。”
“没问题。”
老城区项目启动一个月后,陈浩在张文博的办公室里见到了一个意外的访客。
“陈浩,介绍一下。”张文博指着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女性,“这是云南省教育基金会的李秘书长。”
“李秘书长好。”陈浩礼貌地打招呼。
“陈浩同学,久仰大名。”李秘书长热情地握手,“听张总说你很有社会责任感,今天专程来找你商量个事。”
“什么事?”
“大山里的孩子。”李秘书长的表情严肃起来,“云南山区有很多失学儿童,家庭贫困,交通不便,教育资源极度匮乏。我们想发起一个公益项目——走出大山。”
陈浩仔细听着。
“项目分三个阶段。”李秘书长继续说道,“第一阶段,建设希望小学,解决基础教育问题。第二阶段,设立奖学金,资助优秀学生继续深造。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