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保障。
可以预计在第二季粮食收获之后,一口气养活五十万人过冬是没有问题的。
更何况,在这段时间根据地也在拼命地从亚季进口粮食。
那边的奢侈品泡沫已经开始进入白热化阶段,当地的贵族们已经开始察觉到了不对劲,但现在一切都已经晚了。
奢侈品泡沫的破灭已经进入了倒计时,可以预计的是等过不了多久根据地就能伙同几位合伙人过去抄底亚季有钱人的资产。
叶格林他们对于那些贵族的钱财不是很感兴趣,但是对于他们仓库里的粮食却十分在意。
相信那个时候,亚季的贵族们是不会拒绝用保底的粮食来换取可以活命的钱财的。
当然这些都后话了,现在根据地要做的就是将被锁在隔离区里的难民们解放出来,充分挥他们自己的劳动力来展开生产自救。
“我觉得大部分病症轻微的难民,还有那些看着健康但需要等待隔离的难民,我们都可以动员起来。”
“就在波托克河沿岸建立聚居点,一路往上把那里的山谷都给开垦出来。”
“根据地会给他们提供工具和种子,但房屋却需要他们自己建,田地也需要他们自己耕。”
“我相信比起待在隔离区等待不知道什么时候排到自己的药品,很多人肯定会选择自救的,我们就应该把握好群众的这一积极性,把生产自救的任务交到他们手上。”
果然如戈尔隆想的一样,叶格林的方案十分大胆。
但不得不说,这个方案十分适合根据地当下的情况。
在所有人的努力下根据地现在已经将瘟疫给阻挡在了大门之外,因此为了保卫这个来之不易的成果,对于难民的筛查和隔离是十分严苛的。
这样的做法无可厚非,但也事实上造成了隔离区劳动力的严重浪费。
很多难民明明没有明显的染病迹象,但是就是因为政策被迫待在隔离区。
他们每天就是待在这里,等待着根据地这边提供仅供糊口的食物,根据地提供的工作也完全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这样的关押说句不好听的跟坐牢没什么区别。
难民们不是不理解根据地的做法,但是这样生活对于他们的思想的确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就像叶格林之前说的一样,要想培养老百姓的主人翁意识,就必须让人意识到自己才是世界的创造者,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
像是难民们这样待在隔离区等待根据地一点点收容的情况,是不利于他们的思想建设的。
叶格林表情认真地说道:
“我想只有把他们动员起来、组织起来,让难民们自己生产过冬的粮食、建造过冬的房屋、采伐过冬的木头。”
“这样一来既能减轻根据地这边的物资供应压力,也能变相的解决难民滞留的问题。”
“我们要接收难民也并非只有把人接进来一种办法,带着他们在根据地边上建立新家园不也是个不错的主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