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规,只会重蹈覆辙。”
双方各执一词,争执不下。小皇帝沉默片刻后开口道:“诸位爱卿,朕理解你们的担忧,但如今局势危急,我们必须做出选择。要么维持现状,坐视危机蔓延;要么大胆革新,为大魏开辟新路。”
最终,在小皇帝的坚持下,一项涵盖军事、经济和吏治的全面改革计划得以通过。其中,最为关键的一条便是设立监察使制度,由苏瑶亲自负责监督各地官员的行为,确保政策能够真正落实到基层。
---
**第十三步:民心所向**
然而,改革之路注定不会平坦。在实施过程中,一些既得利益者开始暗中抵制,甚至煽动民众对抗朝廷。苏瑶深知,要想成功推行新政,必须赢得普通百姓的支持。
于是,她亲自带领一支队伍前往受灾严重的北境地区,与当地居民面对面交流。一路上,她倾听他们的疾苦,解答他们的疑惑,并承诺将竭尽全力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
“各位乡亲,”在一个简陋的村庄里,苏瑶站在人群中央,声音铿锵有力,“朝廷知道你们遭受了许多苦难,但我们绝不会袖手旁观。从今以后,我们会定期发放救济粮,修建水利工程,帮助你们恢复生产。”
村民们起初半信半疑,但在看到苏瑶一行人确实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后,渐渐放下了戒备。有些人还主动加入到重建工作中,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好的未来。
与此同时,苏瑶也将这些真实的故事带回京城,呈报给小皇帝。“陛下,只有让百姓感受到朝廷的诚意,他们才会愿意支持我们。”
小皇帝听后感慨万分。“苏爱卿,你的努力让我看到了希望。或许这条路很难走,但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一定能看到曙光。”
---
**第十四步:外敌再临**
就在国内改革逐步推进之际,敌国却并未停下脚步。他们趁着大魏内部混乱的机会,再次集结兵力,准备发动新一轮进攻。
消息传至京城,小皇帝立即召集众将商议对策。“敌人这次显然有备而来,我们不能再掉以轻心。苏爱卿,你留在后方继续督导改革,朕亲自率军迎战!”
苏瑶没有多言,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她知道,这是小皇帝作为帝王的责任,也是他对国家的担当。
临行前,小皇帝特意来到御书房,将一份密函交给苏瑶。“这是朕制定的应急方案,万一前线形势不利,你可以按照上面的指示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