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 从赛场风暴到裁判哨声》 6(3 / 4)

20岁,但已配合两年,曾在去年世青赛中夺冠;而中国组合昨天刚经历混双恶战,体力与精力都面临考验。提前到场时,我注意到蒯曼的球拍胶皮换了新的,胶面光泽均匀无磨损;林诗栋的膝盖贴了深色肌效贴,显然是为这场“抗日战”做足了身体防护。看台上,观众自发举起“为国乒加油”的横幅,国庆氛围与赛场紧张感交织在一起。

17:50,双方入场。林诗栋和蒯曼默契击掌,眼神交流间透着信任;松岛辉空与张本美和则在练习接发球,张本美和的反手快撕动作迅捷,与哥哥张本智和的风格颇为相似。挑边结束后,我用中英双语重申规则:“混双实行五局三胜制,每两分交换发球权,接发球方固定不变,发球时需交替站在左右半台。”18点整比赛开始,日本组合进入状态极快,张本美和的网前封网与松岛辉空的中远台拉冲配合默契,仅用7分钟就以11:3速胜首局。我在记录本上标注“中国组合衔接失误率20%,明显处于紧张状态,需调整节奏”,看出林诗栋和蒯曼还未适应对手的进攻节奏。

第二局中国组合调整战术,蒯曼加强网前控制,连续封网得分;林诗栋的反手拧拉则精准命中对手正手空档,很快以11:7扳平比分。打到第三局9:7时,张本美和发球时跺脚声音过大,明显干扰了蒯曼的接发球判断,我立即举手示意“发球违规,失分”。她连忙鞠躬道歉,调整后重新发球,但中国组合最终以11:9拿下这局。局间休息时,我发现林诗栋的鞋带有些松动,立即提醒:“系紧鞋带,混双跑位频繁,避免绊倒受伤。”他点头照做,弯腰系鞋带时,蒯曼在一旁轻声安慰,显然是在帮他缓解压力。

19:45,中国组合以11:8拿下第五局,总比分3:2险胜晋级混双4强。林诗栋喘着气说:“太胶着了,对手的旋转变化太多,接发球好几次都判断错了。”我笑道:“你们的韧性更胜一筹,最后一局的关键分处理很冷静,继续加油。”这时,看台上突然响起欢呼——原来是孙颖莎刚从训练馆赶来,得知林诗栋\/蒯曼晋级后,兴奋地挥舞着国旗。

10月1日 傍晚 19:00 首钢园体育馆·1号台

最后一场执裁任务是男单32强赛:王楚钦对阵安德斯·林德。作为本次赛事的男单三号种子,王楚钦的表现备受关注,而丹麦选手安德斯·林德虽世界排名仅68位,但正手进攻力量强劲,曾在去年挑战赛中爆冷击败过世界排名前20的选手。提前检查器材时,我发现王楚钦的球拍胶皮张力43度,符合赛事标准;林德的球拍则是标准配置,胶皮边缘贴着崭新的防护贴,显然是为这场比赛特意准备的。

19:15,比赛开始。首局王楚钦进入状态极快,反手快撕连续命中对手空档,以11:6轻松拿下。但第二局风云突变,林德的侧旋球打乱了王楚钦的节奏,通过正手爆冲连续得分,以11:8扳平比分。打到第三局8:7时,王楚钦的发球被副裁指出“头部遮挡”,我立即判罚“发球违规,失分”。他提出鹰眼挑战,回放画面显示发球时头部确实阻挡了林德的视线,挑战失败。这记判罚明显影响了他的心态,后续几球频频出现失误,最终以9:11再丢一局。

第四局王楚钦虽奋力追赶,一度将比分追至7平,但关键分上的正手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