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的孩童贱名,如同元清正一般叫芋魁压命,是而叫朱菽。
“谢谢叔母。”
“谢过母亲。”
华夏与元振镇守北疆,每每回来都会带上不少北边的兽皮和宝石,给两个孩子做礼物。
两个孩子也很喜欢,连忙道谢。
“卫家派人来了拜帖,过些日子正是卫家老夫人的六十大寿!
生等夫君述职后就上门聚一聚!
卫老夫人也私下来了帖子,让女儿带着魁魁去一趟。”
华夏看着还腻歪在严氏怀里的女儿,伸手扯了扯她的耳垂。
元清正想到刚才卫厌箴那般飞也似的逃掉,还在琢磨是不是哪里得罪他了,这下赖在严氏怀里就想当听不见。
“到底是有婚约的,魁魁也多年没回来了,出去见见世面也是好的。
雅婷你带着魁魁这几天学学规矩,到时候跟着去,照看照看妹妹!”
严氏拉起元应嗣的手拍了拍,元应嗣连忙应下。
不几日,元振和华氏便带着元家三个孩子就去了平西将军府拜见。
京都卫家,世代簪缨,嫡支家主卫岫山,乃平西将军。
元府是后起之秀,算是新贵,远没有卫家的底蕴深厚,但胜在有交情,所以在元振还未当上镇北将军之前,就为彼此的儿女定下了娃娃亲。
如今元府也算迹了,便称得上门当户对。
平西将军府老夫人大寿,年幼的皇帝还亲自提笔写了一副对联:
“寿考维祺,以介景福”
,让人在寿宴当天送到了卫家。
寿辰当天,在京官员纷纷排队献礼,平西将军府可谓门庭若市。
好在卫家地方大,摆了里里外外几十桌,一沓一沓的礼品礼金直摆到了廊下。
进了卫家的客人们,都先向皇帝御赐的对联行礼,才能入座。
饶是见多识广的高官夫人们,也啧啧赞叹一句场面盛大。
元振带着元川乌是从正门进的,毕竟都是男眷,自有男眷招待。
而华氏带着元应嗣和元清正,被卫家的小厮引路,坐着马车从侧门进的垂花门,直入内宅。
“您是镇北将军府夫人罢?快请进!”
下了马车便见平西将军夫人曲氏带着自己的丫鬟,和卫老夫人身边的二等丫鬟点梅,热情地招呼着她们进去。
“久不见卫夫人了,怎得还出来迎了?当真客气!”
华氏到底是北疆人,对京都的礼仪是不大通的,也不至于失礼罢了。
曲氏见严氏没来,理应问上一句,便亲亲热热地扶住了华氏的手。
“老夫人怎么没来?往日里也不曾听说有什么头疼脑热的。”
“家慈腿上老毛病犯了,难以下榻,倒是失礼了!”
老夫人严氏是不爱走这些场合的,对外都推说腿脚不好,不便出门,所以没有来也没人说什么。
曲氏也不是喜欢热闹的人,她自生产后,身子一直不好,如今迎客,看起来面色也是青白的,勉强做出笑颜模样。
到底是过了官府婚书的亲家,曲氏对华氏还是强打起精神招待的。
曲氏将三人迎进大厅,侍女们很快就奉上热茶,几人便安心坐着吃茶。
“几位先用茶,等宴席开了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