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最后一天掐着时间过去。
已经决定要过去了,就没有必要在那里磨磨唧唧。
每一份工作,不管是做什么,在胡辛铭这里都是需要被认真对待的。
“收拾一下,明天中午就过去。”这样的话他们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可就不多了。
但必须先提前过去。
县宣传部那边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他到现在一无所知。
唯一接触过的就是上一次表演节目,只是看到了一部分人打了个照面,都没有那资格去正儿八经的跟人打招呼接触一下。
“那咱们今天回去,包饺子。”
“行啊!”这边的风俗,出门的饺子,进门的面。好好的吃一顿饺子,祝胡辛铭前程似锦,算是为他践行。
过去几个人把买肉的钱凑了之后就没在公社继续闲逛。
地里面还没忙清呢。
他们今天因为这个事儿集体请了半天假,没有去上工。
不能都浪费在这里。
肉都割了,怎么着也得想办法吃到肚子里去啊。
光有大黍面肯定是搞不成的,还需要一点小麦粉。
这个交给了江成安。
他那个门道多的很,认得的人多,不管是找人去买也好,换也好,总能搞定的。
也不可能整纯小麦粉,这边怎么吃都是二合面,三合面。
要么大黍加小麦粉,要么大黍加小黍加小麦粉。
这里冬天的时候大面积的种植小麦,但是小麦的产量并不高,交的任务也很重,所以分到各户并没有多少。
相比之下,大黍产量就高的多了,算得上是这边的主要农作物之一,主要的粮食之一。
再加上自家门前边边角角种一点豆子,种点小黍,南瓜什么的,刚好就可以搭配在一起吃,这样才能省一点,才能吃的久一点,免得青黄不接的时间太长,勒紧裤腰带都过不下去。
要掺一点大黍粉,但是这玩意得有点技术才行。
要先用开水烫过,把这个面烫熟之后,里面再慢慢的一点点的加小麦粉。
而且两下的比例不一样,揉出来的面团感觉也不一样。
邓青宁做这个向来是得心应手。
江成安他们也学了,毕竟常吃,不管是掐面片还是擀面条都得揉面团。
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学的好,学的乱七八糟才是常态。
包饺子这种大事情,当然要让邓青宁这种有经验的人上了。
江成安拽着崔永成去老乡那里换小麦粉去了。
唐红筝他们在外面摘菜,都很有眼色的没有去屋里打扰干活的两个人。
胡辛铭在剁饺子馅,他做什么都很有耐心,剁饺子馅这种活非他莫属了。
把肉剁的稀碎,然后加了一大把小葱还有韭菜进去,拌了一大盆饺子馅。
哪怕就滴了一点酱油,放了一点盐,闻着都喷香。
“这么多饺子馅,得包多少面啊?”虽然只有两斤肥肉,但是还带回来了一些边边角角能剁的都剁进去了,再加上那么多菜,油汪汪的一大盆儿。
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