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朕有钱,但朕不能给你(为盟主S(2 / 6)

大明王朝1627 一橛柴 3849 字 15天前

bsp;   他想起了后世看明末这段历史时的一些疑惑。

    同样是裁撤兵员,为何袁崇焕在辽东能裁,而到了崇祯二年,那位在蓟镇的倒霉蛋(好像姓王?),却一裁就裁得边防洞开,引得后金入关?

    如此看来,这根本问题,不就在于这些奏疏策论之中,那些没有写出来的细节吗?

    在这个时代,任何外派做事的官员,其成功与否,便极大地依赖于“人”的因素。

    朝廷只能将希望寄托于这位官员天纵奇才,到了地方之后,能够因势利导,灵活应变。

    因为他所有能从前人经验中获得的,仅仅是方向性的指导,而极度缺乏细节性的建议。

    同样的治国十策,张居正来做和孙之獬来做,能一样吗?!

    以此观之,国家大事尚且如此,地方治理,恐怕更加不堪。

    一个知县,初到地方,两眼一抹黑。

    地方上有哪些豪强?他们之间是何等人情关系?应该如何一一着手剪除?又要如何避免他们暗中勾结,鼓动生事?

    这些,策论都不会写。

    朱由检甚至可以想见,就算天上真的掉下来几百个廉洁奉公,一心为民的知县。

    到时候他将他们外派出去。恐怕,最终能真正做出事情来的,也不会太多。

    一半以上,怕不是还是要被地方上那些盘根错节的胥吏、士绅所架空,所欺瞒。

    有意思………………

    朱由检放下手中的书册,抬起头,看向那个已经停下笔,正躬身侍立的薛国观,嘴角,勾起了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

    事情虽然在中间出了点小小的意外,但终究,还是回到了他最熟悉,也最擅长的轨道上来了。

    既然这个时代,缺少一本《大明优秀公文500篇》。

    那么,就由朕来开这个头吧。

    而你薛爱卿的这篇策论,就当做这本指南的开篇之作吧。

    不管你是不是最后能当上宰相,名垂青史你估计是板上钉钉了!

    薛国观站在原地,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自信。

    虽然只有一个时辰,但他今日,却仿佛如有神助。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