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是支持的。
娘出门在外游历,编了旅行手册供旅行者使用。
小穗见多了民间的各种小病小症状却要了她们的命,特别是妇人们,寻常的时候都不看大夫,等到看大夫了为时已晚。
于是,小穗想到了编撰一本民间实用小编方的医书。
治个头痛脑热伤风感冒咳嗽什么的根本也就不用找大夫,自己看着这种医书就能搞定。
女人畏寒畏冷的毛病也得治,以免小病拖成大疾。
娘却说真正要治的是心里上的,从根本改变女人的地位和意识。
是啊,生儿育女,伺候公婆小姑,还得伺候男人,一辈子没完没了的。历朝历代,女人从未被重视。
小穗突然间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她要向娘学习:为改变女人的地位而努力。
因为她现在的身份是太后,自己要干点什么事儿没人敢再喷。
小穗将宫中放出来年纪尚老的宫女组建了女子学堂,让她们担任先生一职。
教礼仪学刺绣学厨艺学点文化知识。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能改变一点是一点。”小穗想着长云公主这一辈子其他的事都没干,就做了一个慈幼院,临到老了的时候得到了善终,听闻她逝去,在慈幼院的长大的孩子们和那些老妇们全都悲痛万分。
可以这样说,长云公主的去逝比得上她的母亲当年的太后的隆重,东东还特意下了圣旨举国哀悼。
“可以给东东提一提。”苏启民丝毫不觉得小穗做的事无意义:“让他重视一下女子教育这一方面。”
“回头问一问。”小穗知道东东看似桀骜不驯,实际上心地也很软的:“他要是太忙的话,这事儿暂时不用他出面。”
皇帝提上日程,肯定就要财政补贴才行。
她不想给儿子添麻烦。
“我手上还有些产业,供养几个女子学堂没有问题。”小穗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做点事情,而不是什么都靠着儿子。
“你那样做只是片面的,小部分的。”苏启民摇头否认:“真正要做就从头开始,从娃娃抓起,让东东下一道圣旨,或者在《朝闻天下》刊登故事,开启民智,让大家不能歧视女婴,重男轻女。”
东东知道娘有这样的想法后点了点头。
“谁说女子不如男。”东东笑道:“看看我姥姥,那可是百个男丁都抵不过她一人,男女平等倒是可以提倡的。”
小穗再看报上的消息时哑然失笑了。
“这孩子,这一步跨得有点大了。”指着报上刊登的圣旨她笑得不行:“女子也可以参加科考,可以入朝为官,你说这是不是玩笑?”
苏启民认真的看了看后摇了摇头。
“纵然是这样,也没有谁会真正的培训女儿的。”苏启民道:“自古养儿防男,养女是别人家的,真要养了一个当官的女儿,光耀了谁的门楣?培养一个男儿出人头地都是合举家之力,更何况是一个女儿之身呢?”
苏启民分析得头头是道,小穗也深以为然。
只是,小穗不知道的是,邱秋看到这消息的时候发了愣:多年以后,史上出了一个女帝,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