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 将到兵退(2 / 3)

p>

大约是上辈子缺钱太狠。

不过,这次不同了,苏杭只是游玩的地方,应该不会做生意。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为了让关嬷嬷休息得好,她们的行程很慢。

本来路不熟,等马车夫说到了的时候邱秋看时却傻了眼,根本就没有游玩的苏杭美景看到的却是鱼米之乡的江南。

这个时候来正赶上收稻谷。家家户户都在忙碌,鱼粮满仓。

邱秋听他们说话的声音也带着浓浓的江南口音。

大约这个时代的人还没有打造出游玩的美景吧。

即来之则安之,邱秋带着关嬷嬷也去游玩了。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四处走走看看,听到最多的还是抱怨。

说是多收了三五斗,米价还是这么低。

粮食不值钱。

这一趟出门还真是奇怪了。

遇上战乱粮价一天一个样,甚至关门不卖坐等涨得飞起来吃人一般。

而这儿呢,却是卖都卖不掉,粮价低得吓人。

“娘,给您商量一个事。”邱秋老毛病又犯了。而且,这病在蜀郡的时候就想起来的。

“你自己的事自己拿主意,你娘老了管不了那么多了。”关嬷嬷才懒得理她。

邱秋如今是屁股一翘她就知道她要拉屎拉尿了。

看到有生意不做她就不是邱秋。

“娘,您要做什么,我可以帮您的忙。”小禾兴趣盎然:“我可以给您打下手。”

“收粮。”老的没有明确反对,小的又挺有兴趣,邱秋觉得这事儿还是可以做的:“我们按市场价收下所有的余粮,到时候运到缺粮的地方。”

邱秋也不说一定要赚多少钱,她觉得这样做的话可以免去很多人的饥饿。

“娘,我做这件事就纯粹的是想着做点善事。”邱秋感叹道:“我觉得上天对每一个人的财富都是有定论的,我也不想多赚多少,相对于那些商人,我只要能维持正常开支就好,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救济大家一下。”

同样是粮商,邱秋手中出去的价格就要比别人低很多。

“我知道你是菩萨心肠。”关嬷嬷道:“也幸好阿风怕麻烦早早的交了兵权,如今在东海也只是协助太子。否则的话,你这般做下来只会给他带来祸患。”

“娘,这其中的利害关系我是知道的。”邱秋哪有不知道的道理呢:“我这般撒钱出去也是防备着某一天说我敛财啊。不过,我和阿风从来没想过更多的了,等过几年孩子们成亲以后就分家,到时候阿风就致仕,我们带着您一起游玩。”

或许,到那时候才叫做是游玩,现在是在考察吧。

“你啊,想做什么就做,不用说些好话来哄我了。”关嬷嬷道:“我在江南呆的时间不要太长,十天半个月就行了,省得呆腻了。”

“时间足够了,娘,我让兴盛典当行贴告示收粮就行了。”邱秋笑着对关嬷嬷道:“不会影响您老的休息,等您呆腻了就走。”这大约就是有连锁店的好处,要人有人要场地有场地,要做一个生意分分钟就能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