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些自家铺子里的时新货品即可,重在情分走动。
林望舒用心记下,只觉得这人情往来竟比管理铺子田产还要耗费心神。
她让何伯同样用表格之法,将这些需要维系的人家、关系亲疏、节礼定例、以往送礼记录、回礼情况等都清晰列明,做成了一本人情往来的“账册”,时时翻阅,以免遗漏或失礼。
这日,她正对照着册子,准备大堂伯家的中秋礼单,汀雁脚步轻快地进来禀报:
“少夫人,门房说郡主娘娘派人过来了,说是送些新得的西瓜,并问问咱们府上端午节可有什么打算。”
林望舒立刻放下手中事务,整了整衣衫,亲自迎了出去。
她知道,这送西瓜是表象,探问端午节安排才是重点,这关乎着族中女眷的集体活动,丝毫马虎不得。
她一边与来人寒暄,收下西瓜,并让汀雁封了上等的赏钱,一边脑中飞快思索着如何回应端午之事,既要符合自家身份,也要顾全族中体面。
送走来人后,她立刻又去寻周氏商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75章人情往来担在肩(第2/2页)
如此种种,林望舒便在周氏的引领与何伯的辅佐下,一步步学着撑起王家的门楣,将这内外人情往来的千丝万缕,逐渐理顺、担起。
她深知,在这世间立足,尤其是在失了顶梁柱的家中,这些看似繁琐的交际,同样是维系家族安稳、拓展人脉的重要基石,再忙,也需用心经营。
如此种种,林望舒便在周氏的引领与何伯的辅佐下,一步步学着撑起王家的门楣,将这内外人情往来的千丝万缕,逐渐理顺、担起。
她深知,在这世间立足,尤其是在失了顶梁柱的家中,这些看似繁琐的交际,同样是维系家族安稳、拓展人脉的重要基石,再忙,也需用心经营。
这日,她刚处理完一批庶务,正揉着发胀的额角,外头汀雁双手着一封信函并走了进来,身后有两个护院抬了个箱子放在门口,禀报道:“少夫人,门房刚收到一份从岭南来的驿递,说是给老夫人的。”
“岭南?”林望舒一时没反应过来,下意识重复了一句。
随即,她想起那是婆母周氏的娘家,不就在岭南吗?
她立刻起身,从汀雁手中接过那略显风尘仆仆的信函。
信函上的字迹是陌生的,带着南国特有的婉约风格。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