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钟繇、王朗劝说曹睿和谈(2 / 3)

关羽引荆州数万之兵北上。”

“一战夺取当阳、再战攻占荆北重镇襄阳,接着就是水淹于禁七军,威震华夏!”

“只要他再进一步就能兵指许都。”

“当年之危局与今日何其相像,那时还是汉帝当朝之时,武帝都未敢迁都,就是考虑到人心民意不可丢!”

曹睿说道。

“就算朕同意和谈那诸葛亮看着眼的洛阳城他就能忍住不动手进攻吗。”

“到时双方和谈之后诸葛亮大军再行进攻,汝之奈何。”

这时一旁的吴质说道。

“以诸葛亮平时作为所看他做不出如此之事。”

曹睿苦笑说道。

“把国之大事寄托于个人品行之上谁能放心。”

钟繇说道。

“把国家生死之事寄托在一个德行之上却不可为。”

“如要真是这样老臣也不会向陛下进此和谈之言。”

“那太傅是什么意思?”

曹睿一边问一边示意内侍扶钟繇坐下。

“在来之前老臣调阅了近几个月所有的边军军报和密札。”

“诸葛亮打仗也不是撒豆成兵,他一样也要钱、草、粮!”

“诸葛亮从祁山出兵一路打来已行军近两千里,走过整个陇右、关中。”

“现在大战刚过陇右、关中还未归心,他的补给线越来越长。”

“并且他的兵马也是会疲倦的,再打下去他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可现在前方军报一直在说诸葛亮大军还在不断增兵,现在前线的蜀军已经超过十万大军。”

“诸葛亮向前线增兵无非是两手准备。”

“一是我军要死战他就孤注一掷与大将军决战,好一鼓作气夺下洛阳。”

“可这样他的大军也会死伤惨重。”

“到时就会为东吴或其他势力作嫁衣。”

“这是诸葛亮不想看到的。”

“诸葛亮向前线增兵的第二个原因就是,他在向我方施压逼迫我大魏与其和谈。”

“到时双方罢兵。”

“他好休养生息、积蓄力量!”

其实曹睿心中也一直在怀疑诸葛亮军队哪里来的如此战力转战千里而不知疲惫。

在他看来再精锐的兵马打到现在恐怕也要疲惫不堪。

“那这样以来我们一和谈岂不是正好给诸葛亮整备兵马再战的机会。”

钟繇叹了口气说道。

“诸葛亮后方不稳他还未攻占西凉数郡,郝昭、王双手下仍有数万大军在与街亭的蜀军对峙、陇右局面没有诸葛亮大军镇守也是个不安因素。”

“正因如此他诸葛亮是要争取时间休整。”

“可,陛下!”

“前线二十多万大军被歼灭,我军北方精锐尽失。”

“相比诸葛亮的蜀军我军更需要争取时间重整军备。”

“现在除了南方十多万兵马、荆州的七万多兵马外,我大魏就只剩下陛下派往前线的虎贲军算是打过仗的精锐。”

“国家需要时间来征兵练兵,这些事没有一年半载是做不到的。”

“我司隶之地和豫州本就是人口稠密之处,兵源钱粮对我大魏多有供应,真要长久再打下去乱了洛阳甚至整个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