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时分,技术科的工作台上摆满了各种芯片、电阻、电容器。
沈良仔细检查着每一件采购回来的器件,确保没有次品混入。
“这批货质量不错。”王明放下手中的万用表,脸上露出满意的表情。
赵工程师也停下了手头的测试工作:“进口芯片确实比国产的稳定性好很多,就是贵了点。”
小李在一旁整理着元器件清单:“沈工,咱们这次采购花了多少钱?”
“一共两千八百块左右。”沈良合上账本,“还剩下一千二百块的预算,后续应该够用了。”
王明有些担心:“万一不够怎么办?”
“那就想办法节省,或者找厂里申请追加资金。”沈良语气平静,但内心已经在盘算各种应对方案。
就在这时,李建华副厂长走进了技术科。他的目光在工作台上的器件间游移,表情有些复杂。
“花了不少钱啊。”李建华拿起一块芯片,“这么小的东西,要几十块钱?”
沈良点点头:“这是进口的集成电路,工艺比较复杂,价格确实不便宜。”
李建华把芯片放下,转身看向沈良:“小沈,我想问个问题。你确定这些钱花得值吗?”
空气瞬间凝固了。王明和赵工程师互相看了看,都停下了手头的动作。
沈良内心一动,这家伙是来找茬的?还是真的担心项目成本?
“李副厂长,任何技术革新都需要投入。”沈良保持着平和的语调,“关键是看最终的产出效果。”
“产出效果?”李建华冷笑一声,“万一效果不理想,这些钱不就打水漂了?”
沈良感到对方话里有话。这不是简单的成本考虑,而是在质疑整个项目的可行性。
“李副厂长,您有什么担心的,可以直接说。”沈良决定开门见山。
李建华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沈良会这么直接。他环顾四周,目光最后停在沈良身上。
“小沈,我不是故意为难你。”李建华的语气软化了一些,“我只是担心,万一项目失败,厂里承受不起这个损失。”
“那您觉得,什么样的结果算成功?”沈良反问道。
李建华被问住了。他显然没有准备好这个问题。
王明在一旁插话:“李副厂长,沈工的技术实力我们都看在眼里。连铸机的改进方案就是最好的证明。”
“对啊,沈工提出的很多想法都很超前。”小李也附和道。
李建华脸色有些不自然。他原本想通过质疑成本来动摇团队信心,没想到反而激起了大家对沈良的支持。
“好吧,我希望你们能做出成果。”李建华丢下这句话,转身离开了技术科。
看着李建华的背影,赵工程师皱起了眉头:“这家伙什么意思?故意来找茬的?”
沈良摇摇头:“可能是压力太大了。毕竟项目资金不少,他作为副厂长有责任监督。”
但沈良心里清楚,李建华的态度绝不是简单的监督。这个人可能有自己的小算盘。
不过现在不是纠结这些的时候。项目已经启动,最重要的是把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