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怎么解决?”
“用新的控制算法,优化液压系统设计,采用模块化结构降低维护难度。”
这些都是八十年代后期才会出现的技术理念,但沈良说得很保守,没有暴露太多未来信息。
赵工程师沉思片刻:“有意思,你的思路很新颖。到了首钢,我们可以好好讨论一下。”
窗外的景色从田野变成了城市建筑。
火车即将进站。
沈良收拾好行李,心中既兴奋又忐忑。这将是他在这个时代的真正开始,也是证明自己价值的最好机会。
下了火车,两人直接坐上了首钢派来接站的车子。
司机是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话不多,但开车很稳。车子穿过北京的大街小巷,沈良透过车窗看着这个时代的首都。
一切都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
路上的自行车比汽车多得多,人们穿着朴素的蓝色或灰色制服,脸上洋溢着朴实的笑容。
“第一次来北京?”赵工程师问道。
“嗯,第一次。”
“等项目结束了,我带你去看看天安门、故宫。”
车子驶过长安街,远远就能看到首钢的烟囱。黑色的烟柱直冲云霄,显示着这个工业巨兽的强大活力。
首钢的厂区比沈良之前待的小厂大了十几倍。
高炉、转炉、轧钢车间一个接一个,工人们忙碌地穿梭其间。空气中弥漫着钢铁特有的味道,那是高温熔融金属的气息。
“震撼吧?”赵工程师看着沈良的表情,“这就是新中国的钢铁脊梁。”
沈良点点头,内心却在想:如果我的技术能在这里开花结果,那将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车子停在了技术大楼前。
这是一栋五层的砖混结构建筑,看起来朴实无华,但沈良知道,这里汇集了全国最顶尖的冶金专家。
“走,我带你去见见项目组的其他成员。”
他们乘电梯上到三楼。
走廊里贴着各种技术图纸和标语,空气中还能闻到图纸印刷时的油墨味道。
推开一扇标着“轧钢技术研发室”的门,里面坐着十几个人。
有白发苍苍的老专家,也有年轻的技术员。看到赵工程师进来,大家都抬起了头。
“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沈良同志,从地方厂调来的。”赵工程师拍拍沈良的肩膀,“听说他在轧钢技术方面有不少创新想法。”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专家站了起来:“我是王总工程师,欢迎你加入我们的团队。”
沈良连忙握手:“王总,您好。以后请多多指教。”
其他人也纷纷自我介绍。
沈良一一记住了他们的名字和专业方向,心里开始规划如何与他们合作。
“沈同志,你先熟悉一下项目资料。”王总工递给他一份厚厚的文件,“明天我们开会讨论技术方案。”
沈良接过文件,翻了几页,发现内容比他想象的复杂得多。
这不仅仅是单纯的设备研发,还涉及到工艺流程优化、质量控制体系建设等多个方面。而且,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