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三个月太短了(4 / 5)

p> 沈良放下笔,抬起头看着王厂长。后者脸上的焦虑一览无余,额头上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老王,慌什么?”沈良轻笑一声,“他们不卖,咱们就不造了?”

“可是......”王厂长欲言又止。自主研发谈何容易?那些技术人家积累了几十年,中国要想从零开始追赶,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

沈良站起身,走到窗边。厂区里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紧张地忙碌着。改造后的炼钢炉冒出滚滚白烟,那是效率提升的标志。

“老王,你知道吗?”沈良背对着王厂长说道,“有时候封锁反倒是好事。它能逼着你走出自己的路。”

王厂长不太理解这话的含义,但从沈良的语气里,他听出了一种莫名的自信。

几天后,北京方面的电话打了过来。韩部长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疲惫。

“小沈,德国那边的事你听说了?”

“听说了。”沈良的回答很简洁。

“上面很重视这个事。”韩部长顿了顿,“准备组织一个专项攻关小组,你有什么想法?”

沈良早就在等这句话。他知道,真正的机会来了。

“韩部长,我有个建议。”沈良的声音透着坚定,“与其分散力量搞多个小项目,不如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你的意思是?”

“选定一个突破口,集中全国最优秀的技术力量,一举攻下。”沈良在办公室里踱步,思维飞快地转动着,“我建议从轧钢设备入手。”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韩部长显然在仔细考虑这个提议。

“轧钢设备技术含量高,涉及面广。”韩部长缓缓说道,“你有把握吗?”

“有。”沈良的回答斩钉截铁,“给我三个月时间,我能拿出一套完整的技术方案。”

三个月?韩部长在电话那头倒吸了一口气。这个时间表未免太激进了。要知道德国人在这个领域耕耘了几十年,沈良居然说三个月就能拿出方案?

“小沈,这事关重大,你......”

“韩部长,您相信我一次。”沈良打断了韩部长的话,“如果三个月后我拿不出合格的方案,我主动申请调离现在的岗位。”

话说到这个份上,韩部长也没有退路了。他深知沈良的技术水平,更清楚这个年轻人从不说大话。

“好!我给你批资金和人员。”韩部长的声音重新变得有力,“但是小沈,这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挂了电话,沈良立即行动起来。他首先需要的是一个合适的地方作为研发基地。经过反复考虑,他选定了厂区边上的一个废弃车间。

“要这个破地方干什么?”王厂长看着锈迹斑斑的厂房,一脸不解。

“改造一下就行。”沈良在车间里转了一圈,脑子里已经有了完整的规划,“这里空间大,便于放置实验设备。”

接下来的几天,车间里热火朝天。沈良亲自监督改造工程,从水电线路到通风系统,每个细节都不放过。

很快,来自全国各地的技术专家陆续赶到。有清华大学的教授,有上海重机厂的工程师,还有鞍钢的技术骨干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ge87.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